Page 27 - 希臘
P. 27

經       濟      環       境






                  價合理,消費者前往採購者眾。

                       希臘政府財政困難,因此僅能削減公部門之薪資及社會福利,失業率高,可支


                  配所得減少,一般消費者雖喜好高品質商品,惟因平均所得水準約為西歐國家之

                  75%左右,故商品價格成為消費者首要考慮要素。西歐名牌廠商僅在雅典高級地區

                  設立行銷據點,吸引觀光客及特定高所得階層。希臘近年經濟衰退,國內生產總值

                  持續縮減等不利因素,加以加值稅高達24%,物價偏高,除每年2月及8月採購季有

                  折扣外,一般期間都會衡量收入再消費。另希臘人除汽車外,普遍不用二手貨,選

                  購產品時寧可使用廉價產品亦不會選用耐久之二手貨。


                       在後疫情時代,希臘零售業表現逐漸復甦,據最新統計,至2021年11月,希臘

                  的零售貿易增長較同期增長14.7%,是自5月以來的最大增幅,其中主要受益於服

                  裝和鞋類(54.4%)以及書籍和文具(47.2%)的銷售,此外家具、電氣設備和家

                  用設備(44.3%)以及醫藥產品和化妝品(17.6%)也出現了額外增長。希臘連鎖


                  零售中,約有23家聚焦在服飾、17家聚焦在飲食、14家聚焦在個人護理用品、13家

                  聚焦在個人性消費電子商品、12家聚焦在玩具、10家聚焦在鞋品和嬰兒用品等。截

                  至2022年初,希臘全國共約有1萬3,334家超市和雜貨店,聘請約8萬3,146名相關從

                  業人員,其中幾個最受當地歡迎的零售商店包括Thanopoulos、AB-Vasilopoulos、

                  Lidl、Sklavenitis、OK Anytime Markets等。根據統計,希臘超市在2020年營業額約


                  達到113.4億歐元,其中Sklavenitis和Lidl成長最大,Sklavenitis、Lidl和Vasilopoulos 3

                  個合計占64.6%的市場。對希臘人來說,大型零售店一直都有吸引力,主因販售商

                  品種類項目眾多,品質普遍不錯,能滿足大多數購物者的不同需求,且又可保持社

                  交距離,避免小型商店所令人詬病的擁擠和大排長龍的現象。



                  六、投資環境風險



                       希臘自2008年起發生經濟危機,企業面臨營業額下降,稅捐負擔卻逐步上升之

                  困境。希臘企業經營成本高達近52%營業額,鄰近歐盟會員國如保加利亞,賽普勒




                                                                                                  17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