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史瓦帝尼
P. 55
經 濟 環 境
零售商店,大多為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國商人經營。據估計,中國商人
在史國經營約近百家零售店,銷售中國大陸生產之商品。
(二)競爭對手國在當地之行銷策略
南非業者挾帶資金、管理技術及市場開發能力之優勢進駐史國,利用
渠已建立之金融機構、行銷管道與商業網,掌握市場動脈,控制史國各
級市場。史國幾乎所有服務業、超市及各業連鎖店皆為南非人所擁有,
貨量充足,價格較南非約高2-3成,無其他各國業者生存空間。
中國商人由中國大陸或南非進口低價商品,從事批發兼營零售,商品
售價不高,頗受當地人歡迎。印度及巴基斯坦業者大多開設中小型商
店,從事手機、電子商品等傳統零售業,貨品則向南非之批發商或自行
進口。由於市場有限,商品呈多樣少量化。
史國市場規模過小,歐美國家業者鮮少對史國進行大型投資或長期經
營計畫。以汽車銷售為例,目前全球各大車廠,僅日本豐田、韓國現代
與起亞等汽車公司在史國設有維修服務廠,其他汽車公司則委託史國本
地修車廠代辦維修業務,至於高級車款如賓士等在史國則未設維修廠,
車主必須遠送南非維修。
(三)史國市場高度仰賴中國大陸進口來源
依據史國國稅局之貿易統計資料,史國2015年自中國大陸進口6,268
萬美元,逐年提升至2021年達2.06億美元,6年之間成長229%,顯示對中
國大陸市場進口依賴日深。史國自中國大陸進口之產品大半為紡織品,
紡織品中又以棉花為大宗。紡織品占史國自中國大陸進口總額53.3%(其
中棉花占史國自中國大陸進口總額31.0%;其餘紡織品合計占22.3%),顯
示史國以臺商為主之成衣業對中國大陸紡品原料之需求。
除紡織品外,史國自中國大陸進口主要產品尚有電機裝置與零件(占
比約10.5%,主要是電話機)、有機化學品(占比約8.7%,主要是咖啡鹼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