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108 緬甸紡織
P. 5

產業範疇


         一、上游
             紡織纖維依原料來源可區分為天然纖維(例如:棉、麻、羊毛及蠶絲)及人造纖維兩類。其中人造纖維係利用「天
         然」、或「合成」高分子物質,予以化學加工(又名紡絲)而得,又名化學纖維。化學纖維中又以原料來自石油提煉的有
         機物質,經化學反應合成高分子聚合體再予以紡絲的佔比最高(又名合成纖維),目前全球的紡織纖維用量六成以上為聚
         酯纖維、耐隆纖維、亞克力纖維和聚丙烯纖維。
         二、中游
         (一)紡紗:將紡織纖維透過各種機械設備加工處理,變成織布廠所需的紗線。因紡織纖維之長度、種類、潔淨度和期望
         的成紗性能不同,採用的紡紗方法也不同。例如依長度不同可分為短纖維紡紗、長纖維紡紗和特殊紡紗。
         (二)加工絲:將合成長纖維予以加熱軟化、予以物理變形,待冷卻定型後,即呈扭曲的蓬鬆伸縮型態,讓後續的織物具
         有豐厚感、具伸縮性及更加柔軟。

         (三)織布:由紡織原料或紗線經由不同的加工流程,生產出具有「長度」和「寬度」要比其「厚度」大很多的「相對具
         柔軟性」的平面體,可分為針織布、梭織布、編織布和不織布。
         (四)染整:含染色、整理、塗佈加工與貼合加工。

         三、下游
         含不織布應用產品(包含口罩、紙尿褲、濕紙巾、隔離衣、手術衣等等)、成衣及服飾、紡織製成品業。
         四、研究範疇:聚焦於成衣業
             自1980年代起,由於台灣勞動成本快速提高,成衣業開啟外移新興市場的腳步。時至今日,台灣大型成衣業者海外
         布局版圖日漸完整,並不斷隨國際政經情勢調整。這些外移的成衣業者,目前與台灣布料供應鏈的連結為:由臺灣出口多
         元且豐富機能的纖維與布料、於新興市場完成成衣工段後,再運至歐美消費市場。

             在眾多新興市場中,緬甸由於(1)有廉價的勞動成本,約僅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也較其他大部分新興國家低;(2)
         緬甸出口商品至歐洲、日本皆享有關稅上的優惠。許多歐洲品牌紛紛指定成衣供應鏈坐落於緬甸;(3)美國自2017年1
         月重新給予緬甸GSP,預期許多美國品牌將提高於緬甸的成衣下單量。基於上述三項原因,本研究預期緬甸在短中期之內
         於全球供應鏈將定位成全球成衣生產基地,有鑑於此,下文研究範疇乃聚焦於成衣業,並以來料加工的經營模式為主。


                                                              2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