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 首頁

    • 網站導覽

    • 駐外單位園地

    • RSS

    • 回首頁

  • 關於我們

    • 〉投資臺灣事務所

    • 〉經濟部招商投資服務中心

    • 單一全程服務窗口

    • 招商服務機制

    • 招商服務項目

    • 組織架構

    •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 司長簡歷

    • 成立背景

    • 業務與職掌

    • 組織與分工

    • 五大重要業務

    • 服務電話

    • 交通地圖

    • 就業資訊

    • 〉經濟部投資審議司

    • 〉Contact Taiwan

  • 對外投資

    • 〉對外投資法規

    • 投資海外部分

    • 投資大陸部分

    • 〉各國投資環境

    • 亞洲

    • 北美洲

    • 中南美洲

    • 歐洲

    • 非洲

    • 大洋洲

    • 〉投資相關協定

    • 投資保障(證)協定

    •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 投資促進合作協定

    • 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合作協議

    • 〉各國投資促進計畫

    • 下世代歐盟復甦計畫

    • 〉對大陸投資法規

    • 〉對大陸投資注意事項

    • 〉友邦經貿投資商機

    • 商機資訊

  • 新南向投資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 〉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

    • 〉相關規定

    • 〉研究成果

    • 產業地圖

    • 〉臺灣投資窗口

    • 菲律賓

    • 越南

    • 印尼

    • 泰國

    • 印度

    • 馬來西亞

    • 〉新南向國家投資環境

    • 菲律賓

    • 泰國

    • 緬甸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印尼

    • 越南

    • 柬埔寨

    • 印度

    • 孟加拉

    • 澳大利亞

    • 紐西蘭

    • 寮國

    • 不丹

    • 巴基斯坦

    • 尼泊爾

    • 汶萊

    • 斯里蘭卡

    • 〉航港局對外公開資訊平臺

    • 〉雙向投資交流

    • 2019新南向電子產業地圖研討會

    • 2019年印度投資考察團

    • 2019 臺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2019年印尼.馬來西亞投資說明會

    • 2019年印度投資說明會

    • 2018年越南投資考察團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研討會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實務研討會(菲律賓、印尼)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實務研討會(印度、緬甸)

    • 2018 臺灣東協投資合作促進團(越、泰)

    • 2018 臺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實務系列(越南、泰國)

    • 2017 新南向投資研討會

    • 2017 年臺灣東協投資合作促進團

    • 2017 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2016 新南向投資策略及風險管理研討會

    • 2016 投資合作促進團

    • 2016 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非洲投資

    • 〉產經消息

    • 〉活動訊息

    • 〉商機資訊

    • 〉臺灣窗口

    • 〉非洲國家投資環境簡介

    • 〉臺斐經濟貿e雙週刊

    • 產業專題報告

  • 經貿統計

    • 〉雙邊投資統計

    • 〉雙邊貿易統計

  • 全球臺商組織

    • 〉海外臺商組織

    •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歐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大洋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大陸臺商協會

  • 出版品

    • 〉國際投資協定分析釋義

  • 相關網站

    • 〉國際經貿組織

    • 〉國外投資相關單位

::: 首頁│ 網站導覽│ 駐外單位園地│ RSS│

Invest Taiwan 投資臺灣入口網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投資臺灣事務所
    • 〉經濟部招商投資服務中心
    • 單一全程服務窗口

    • 招商服務機制

    • 招商服務項目

    • 組織架構

    •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 司長簡歷

    • 成立背景

    • 業務與職掌

    • 組織與分工

    • 五大重要業務

    • 服務電話

    • 交通地圖

    • 就業資訊

    • 〉經濟部投資審議司
    • 〉Contact Taiwan
  • 對外投資

    對外投資

    • 〉對外投資法規
    • 投資海外部分

    • 投資大陸部分

    • 〉各國投資環境
    • 亞洲

    • 北美洲

    • 中南美洲

    • 歐洲

    • 非洲

    • 大洋洲

    • 〉投資相關協定
    • 投資保障(證)協定

    •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 投資促進合作協定

    • 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合作協議

    • 〉各國投資促進計畫
    • 下世代歐盟復甦計畫

    • 〉對大陸投資法規
    • 〉對大陸投資注意事項
    • 〉友邦經貿投資商機
    • 商機資訊

  • 新南向投資

    新南向投資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 〉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
    • 〉相關規定
    • 〉研究成果
    • 產業地圖

    • 〉臺灣投資窗口
    • 菲律賓

    • 越南

    • 印尼

    • 泰國

    • 印度

    • 馬來西亞

    • 〉新南向國家投資環境
    • 菲律賓

    • 泰國

    • 緬甸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印尼

    • 越南

    • 柬埔寨

    • 印度

    • 孟加拉

    • 澳大利亞

    • 紐西蘭

    • 寮國

    • 不丹

    • 巴基斯坦

    • 尼泊爾

    • 汶萊

    • 斯里蘭卡

    • 〉航港局對外公開資訊平臺
    • 〉雙向投資交流
    • 2019新南向電子產業地圖研討會

    • 2019年印度投資考察團

    • 2019 臺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2019年印尼.馬來西亞投資說明會

    • 2019年印度投資說明會

    • 2018年越南投資考察團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研討會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實務研討會(菲律賓、印尼)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實務研討會(印度、緬甸)

    • 2018 臺灣東協投資合作促進團(越、泰)

    • 2018 臺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2018 新南向國家投資實務系列(越南、泰國)

    • 2017 新南向投資研討會

    • 2017 年臺灣東協投資合作促進團

    • 2017 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2016 新南向投資策略及風險管理研討會

    • 2016 投資合作促進團

    • 2016 東協投資策略夥伴論壇

  • 非洲投資

    非洲投資

    • 〉產經消息
    • 〉活動訊息
    • 〉商機資訊
    • 〉臺灣窗口
    • 〉非洲國家投資環境簡介
    • 〉臺斐經濟貿e雙週刊
    • 產業專題報告

  • 經貿統計

    經貿統計

    • 〉雙邊投資統計
    • 〉雙邊貿易統計
  • 全球臺商組織

    全球臺商組織

    • 〉海外臺商組織
    •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歐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大洋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 〉大陸臺商協會
  • 出版品

    出版品

    • 〉國際投資協定分析釋義
  • 相關網站

    相關網站

    • 〉國際經貿組織
    • 〉國外投資相關單位
: : : 首頁 產經消息 新加坡媒體專題報導指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產業互補,可共享半導體大餅
產經消息

分享此頁至Line

分享此頁至FaceBook

分享此頁至Twitter

頁面列印

新加坡媒體專題報導指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產業互補,可共享半導體大餅

2024-05-13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4)年5月12日報導引述馬來西亞半導體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馬國電子與電氣領域共吸引2,620億令吉(約552億美元)投資,超過2000年至2020年累計投資額2,160億令吉(約455億美元)。顯示馬國該領域在過去幾年取得進步,成為半導體公司的理想據點。馬國半導體持續成長趨勢將與新加坡形成互補,馬國在晶片封測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新加坡則專注在研發及晶圓製造。
二、    半導體產業主要分為設計、製造與封測,其中研發及製造為技術與資本高度密集的環節,佔據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晶片的生產流程大致分成4個階段,包括晶圓製造、晶圓測試、晶片封裝、以及封裝後測試。封裝測試是指將通過測試的晶圓按產品型號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獨立晶片的過程,處於半導體產業鏈末端,附加價值與利潤較低。
三、    馬來西亞在發展半導體製造已積累超過50年經驗,除了基礎設施卓越、免受自然災害影響、政府穩定親商等優勢之外,勞動力亦十分嫻熟。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強項為封裝測試,在全球半導體封測市場約占13%,馬國政府已立下至2030年要將占比提高至15%的目標。
四、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數據,2022年全球9%晶片成品來自馬國,總值約1,020億美元(約1,360億星幣),全球排名第4;前3名分別為臺灣、韓國及中國,新加坡則位居第5。馬國多年來亦為美國最大晶片成品來源地,美國32%的晶片來自馬國,總值140億美元,超越臺灣、韓國及中國進口的數額。
五、    其中,檳城作為馬國半導體產業重鎮,土地面積約1,049平方公里,比新加坡大四成。不少半導體巨頭,包括美國的英特爾(Intel)與美光(Micron),以及德國英飛凌(Infineon)皆匯聚檳城,近幾年更紛紛加碼投資。以英特爾為例,該公司早在1972年便在檳城設立美國境外首個封測廠,之後在當地成立研發及設計中心。英特爾刻正斥資70億美元在檳城建設新廠,包括本年完工的先進封裝工廠,以及將在與檳城接壤的吉打州居林(Kulim)設立另一家封測廠。
六、    此外,美光追加投資10億美元在檳城開設第2家封測廠;英飛凌則將投入多達50億歐元(72億星幣)在居林擴建新廠,提高200毫米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晶圓的產能,以滿足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等市場需求。除晶片封測,馬國亦往更高價值的半導體產業鏈上游挺進,包括晶圓製造及積體電路設計領域。本年4月23日,馬國政府宣布發展東南亞最大的積體電路設計園區,預計本年7月開始營運,並提供政府補貼、稅務減免及豁免簽證等措施,以吸引全球科技大廠與人才入駐。
七、    但如何解決馬國人才短缺問題為最大關鍵,吸引人才及留住人才,為積體電路設計產業核心部分。然而,馬國卻面對人才外流困擾。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指出,半導體業者經常抱怨馬國缺乏足夠人才,但問題癥結在於薪資。官方數據顯示,馬國2022年製造業員工的月薪中位數為2,205令吉(465美元),不及整體月薪中位數2,424令吉(511美元)。劉副部長在澳洲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網站發布文章中表示,許多馬來西亞的技術工人,例如工程師及技術人員,皆往薪資較高的新加坡就業。
八、    根據諮詢機構安永(EY)旗下安永—博智隆(EY-Parthenon)指出,新加坡具全球連通、人力資本、營商便利、監管穩定、強有力的法律架構等方面的優勢,將繼續為半導體企業具吸引力的市場。此外,新加坡政府推出多項針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措施,包括「電子產業轉型藍圖」,以及投入1.8億星幣(1.3億美元)成立「新加坡半導體技術轉化創新中心」(National Semiconductor Translation and Innovation Centre)以拓展研發能力與星國人才,將有助強化新加坡作為半導體及高附加價值的關鍵製造樞紐的地位。
九、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發言人指出,新加坡憑藉強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高技能的勞動力、先進的研究能力及高效的供應鏈生態系統,持續吸引半導體公司,並將透過繼續吸引全球領頭羊的投資、加強對新興半導體技術的研發投資及擴大人才管道,鞏固星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過去幾年,新加坡半導體領域已擴大投資,包括臺灣晶片製造商聯華電子(UMC)斥資50億美元在星國設立一座新的晶圓廠,以及全球第3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投資40億美元在星國擴建晶圓廠。新加坡歡迎更多投資進入本區域,以建立更具韌性及整體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十、    去(2023)年9月,新加坡副總理暨財政部長黃循財在格芯建廠開幕儀式中表示,新加坡無法涉足半導體所有的領域,或亦無法涉足高端領域,但將繼續加強在專用晶片領域的競爭優勢與實力。不過,由於世界主要國家爭相控制晶片生產與技術,導致全球對高端半導體投資的激烈競爭,大國競相以高額補貼吸引半導體製造商投資設廠。黃副總理在本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重申,星國不會與主要經濟體進行投資補貼戰,但將會繼續設法吸引高價值的投資。
十一、    馬來西亞半導體工業協會表示,在中美晶片戰不斷升級及地緣局勢隨時升溫的背景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已從「準時送到」(just in time)轉向「以備不時之需」(just in case),「有韌性且安全的供應鏈」成為許多投資決策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地區衝突促使半導體企業考慮「中國加一」、「臺灣加一」、「美國加一」及「歐洲加一」等分散風險方案,讓東南亞脫穎而出成為適合擴張的據點。數據顯示,超過80%的全球半導體產量,來自東亞及東南亞的高收入與發展中經濟體。
十二、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4月份發布的「亞洲發展展望報告」,隨著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市場對「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及「記憶體晶片」(memory chip)的需求將提高,亞洲半導體業預計將增加該方面的出口。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直接製造的「微處理器」與「記憶體晶片」所占比率雖小,但這些經濟體在下游領域對封測提供專業化服務,因此仍可能受益於人工智慧所驅動的特定微型晶片需求提升。
 





:::
經濟部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Fb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 FB
經濟部 YT YouTube
服務電話:+886-2-2311-2031
服務地址: 100031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東路82號1樓
經濟部版權所有 © 2018 投資台灣入口網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隱私權政策 | 網站安全政策
Juiker App-Call FreeJuiker App-Call Free Let's Juiker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