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月9日報導引述馬來亞銀行的報告指出,「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目標集中在提高跨境聯繫,讓人員與貨物的流通更加便利,以及加強星、馬兩地的經商往來。當全世界籠罩在中國與美國貿易戰的陰影之下,企業可藉助新加坡為全球金融與物流中心,以及柔佛州的土地、人力與能源,打造有別於北亞的供應鏈。預期符合下列4大投資主題之新加坡企業將能從中受惠:
(一) 降低營運成本及減少人力短缺;
(二) 供應鏈轉移;
(三) 加速過渡至淨零排放;
(四) 擴大基礎建設及房地產投資。
二、 經濟分析師普遍認為,新加坡的銀行、工業、科技、保健醫療與電信等產業可從中受惠。舉例而言:
(一) 因供應鏈轉移到該經濟特區,企業需進行融資,將帶動新加坡銀行業的貸款成長;
(二) 促進再生能源項目發展為該經濟特區的重點之一,新加坡政聯公司勝科工業集團(Sembcorp Industries)將從中受惠;
(三) 新電信(Singtel)與馬來西亞電信公司在柔佛合作興建數據中心,倘連接星、馬兩國的陸地及海底電纜基礎設施需求增加,將有利於永科控股(AEM Holdings)、福根集團(Frencken)、UMS控股(UMS Holdings)及創業公司(Venture)等新電信科技製造商;
(四) 康盛醫療集團(Thomson Medical Group)在柔佛有大幅的土地儲備,計劃在經濟特區內興建醫院;
(五) 經濟特區帶動該地區的就業機會,提供工人宿舍的勝捷企業(Centurion Corp)將從中得利。
三、 此外,新加坡政府持續協助企業增加星國食品產量,並提升糧食安全方面的韌性,因此將為計劃向海外擴展的食品業者提供激勵措施與補貼。「新加坡食品廠商聯合會」表示,星國食品製造企業在新加坡營運的主要挑戰來自高成本及人員招聘困難,柔佛地區在資源上的優勢能有效解決這兩大難題,同時能帶來更多的業務拓展機會,因此預期更多企業將選擇在「柔星經濟特區」設廠,但仍會將具有較高附加值的研發及品牌管理保留在新加坡。
四、 部分新加坡食品業者則認為,星國政府應找出支持星國食品企業「走出去」與吸引其保留部分生產環節在新加坡的平衡點,而不是完全遷往國外。該經濟特區的設立對食品製造業而言為拓展業務的機會,但在作出設廠決定之前,必須對稅務優惠、廠房使用年限、汙水處理設施、綠色通道以及食品安全管制等問題進行瞭解。
五、 另有部分星國食品業者已意識到,馬來西亞國內已有許多食品工廠,因此星國企業將面臨競爭壓力。此外,兩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同,搬遷到柔佛的星國企業必須確保即使生產環節轉移,亦須嚴格按照新加坡的標準進行生產,以確保「新加坡品牌」的聲譽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