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4月18日報導指出,新加坡歐洲商會(EuroCham)舉辦主題為「對等關稅與貿易轉移:理解其對亞太地區的影響」的線上研討會。與會的兩名專家-APCO公司高級顧問Richard Burn及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外匯策略師Parisha Saimbi認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把東南亞國家推向中國,中國已發出訊息將與該地區國家更加密切往來。
二、 美國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基本關稅,並針對特定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其中,東南亞國家打擊最為嚴重,柬埔寨、寮國、越南及緬甸均面對高達49%關稅。印度、日本及歐盟亦面臨高額關稅。中國則採取相應關稅及監管措施,更加劇市場波動。
三、 曾擔任英國國際貿易部中國區司長的Richard Burn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正在東南亞訪問,東協國家已被美國辜負,各國在無選擇下與中國將有更多經貿往來,美國此舉並不精明。Richard Burn認為,美國錯估中國可能的反應,中國除採取報復措施,亦積極強化與歐洲及其他國家關係。各國能否在90天的關稅暫緩期內與美國達成具體談判成果,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倘歐盟與美國談判無法成功,勢必將採取報復行動。歐盟及東協國家或將簽署更多自由貿易協定,東協亦將推動區域內貿易。此外,企業應積極向政府反映所面臨的挑戰,同時努力實現市場多元化的目標。
四、 Parisha Saimbi認為,中國政局穩定,加上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日益普及,東南亞國家可望透過吸引更多中國投資推動基礎建設,從中獲益。同時,中國亦可透過與區域國家建立更緊密關係而獲益。然而,要實現此目標並非易事。
五、 Parisha Saimbi指出,倘對等關稅長期持續,即使有90天的關稅暫緩期,美元將持續走低,歐元則持續強勁。倘對等關稅談判失敗,企業可遊說政府制定條例保護國內產業,以抵制中國貨品傾銷及降低出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