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0月24日報導,近年來,不同國家與地區推出各自的「網路安全標籤計畫」(Cybersecurity Labelling Schemes),用於鑑定並標明產品是否達到特定安全級別或符合相關標準,「新加坡網路安全局」(CSA)亦於2020年推出「新加坡網路安全標籤計畫」,協助消費者選購更安全的智慧網通產品。
二、 為進一步推動各國網安標準接軌,在第10屆「新加坡國際網路週」大會中,新加坡與汶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澳洲、德國、芬蘭、韓國、日本、加拿大及匈牙利等10國的代表機構,聯合發表「全球網路安全標籤倡議」(Global Cybersecurity Labelling Initiative),盼在「物聯網」(IoT)產品領域建立共識,並統一各地標準,協助製造商僅須透過一次認證即能獲多國認可,更高效地完成網路安全法遵作業。(註:「物聯網」係指由各類智慧設備互相連接所形成的網路系統,涵蓋範圍從家中的燈泡到醫院使用的高端醫療設備。)
三、 前揭倡議並非設立一套新的統一標籤加諸於各國,而是將專注於設立統一架構與標準,並協助各參與國相互承認現有的計畫。此做法既尊重各國的監管主權,亦確保不同系統可兼容。該倡議主要取得3項成果:
(一) 建立清晰統一的安全標準,打造可互通的標籤體系,產品僅須透過一次認證,即可在各國獲得認可;
(二) 從雙邊合作邁向多邊合作,建立更簡化、全球互認的安全與法遵體系;
(三) 透過與製造商、測試實驗室及產業協會建立戰略合作,提高設備安全水平,讓安全的「物聯網」產品成為市場主流。
四、 新加坡網路安全局副局長蔡光城於會中致辭時表示,「物聯網」已從根本改變世界,預估至2030年全球約有超過750億臺設備將相互連接,擴大網路安全的攻擊面,因此安全架構必須加快跟上步伐。透過彙集各國不同的經驗及專業知識,可為「物聯網」產品制定統一的要求,並協助製造商能在多個市場中更高效地因應網路安全法遵問題。如今各國所奠下的安全基礎、建立的架構,以及推進的夥伴關係,未來皆將成為堅韌的數位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