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
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及封城措施,使脆弱的印度微型及中小型企業(medium,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MSMEs)營運面對諸多不確定之挑戰,如何給予MSME紓困方案為印度政府與企業界優先討論議題之一。印度文官培訓機構Drishti IAS相關報告內容如次:
印度對於MSME之界定:印度內閣在2018年2月決定改以年營業額作為新的界定MSME分類標準,此前係以製造業在廠房及機械、服務業在設備的投資額來區分企業規模。惟政府實難以掌握企業投資數據,尤其製造業及服務業在如何區分企業規模仍有落差,難以界定。根據新分類標準,年營收低於5,000萬盧比(約66萬美元)者屬微型企業,5,000萬以上至7.5億盧比者屬小型企業,至於年營收在7.5億以上至25億盧比者則屬中型企業。
印度MSME統計數據:據印度2018-19財政年度官方統計,印度國內約有6,340萬家MSME;其中51%位於鄉村,49%位於都市;總雇用人數為1.1億,其中都市占55%;99.5%企業屬微型,平均分布於城鄉,中小型企業則主要位於都市;66%企業之所有人來自低種姓(scheduled castes,占12.5%)、原始部落(scheduled tribes,占4.1%)及其他落後階級(Other Backward Classes,占49.7%)等社會弱勢族群;企業員工平均80%為男性,20%為女性;逾50%企業分布於Uttar Pradesh (14%)、West Bengal (14%)、Tamil Nadu (8%)、Maharashtra (8%)、Karnataka (6%)、Bihar (5%)及Andhra Pradesh (5%)等7個州。
印度MSME發展上面對挑戰:由於企業規模太小,無法被納入正規體制加以輔導。部分微中小企業,仍無帳戶、不繳稅及不受體制束縛等以低成本方式營運,在此刻亦難以獲得政府列入輔助,並給予及時紓困;另外,有部分微中小企業資金及貸款來自地下金融管道,在紓困方案下即使印度央行RBI提高企業貸款資金,預期受惠之微中小企業實屬有限。此外,銀行亦慮及壞帳風險及抵押資產,不願給予放款,以致實貸金額低於總量的30%(約11兆盧比);此外,公私部門向MSME採購卻延遲支付價金,加上商品暨服務稅(GST)退稅延遲,造成企業財務更加困難。
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印度MSME:疫情使企業營收及產能雙雙下滑,防疫封城措施也使企業現金流短缺,不得不進行裁員以減輕營運之負擔。封城及停工使跨州移工大舉返鄉,造成MSME人力吃緊。此外,在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企業貸款仍取決於抵押品價值,疫情造成MSME資產貶值,亦影響貸款申請。為解決企業困境,RBI已提供到期貸款延付、放寬流動資本申貸等方案,公股銀行也提供緊急信貸服務。
建議印度政府加強對MSME紓困:政府應提供GST、公司稅等稅金減免措施,加速退稅使MSME資金更為充裕,並增加對鄉村地區金援,擴大對MSME產品之需求,以帶動供給。此外,政府應為MSME貸款擔保,使銀行增加對其貸放;若企業面對還款困難,可由預算案中的政府部門經費加以支應或給予充分時間暫緩支付,解決MSME資金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