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6 Polish Press Agency
15個亞太國家在11月15日(週日)簽署由中國發起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該協定係在越南首都河內所舉行的第37屆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中達成協議。
依專家分析,RCEP以會員國合計之GDP而言,是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並涵蓋20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約30%。它的目標是建立東協10國(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柬甫寨、寮國、汶萊)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等5國之超級自由貿易區。
ASEAN輪值主席越南總理阮春福(Nguyen Xuan Phuc)表示,很高興看到歷時8年的複雜談判,終於能在當日(11月15日)達成協議並簽署。完成這個巨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向全球傳送一個強烈訊息—即ASEAN在支持多邊經貿體系上扮演領導角色。亞太地區即將產生一個新的貿易結構,促進貿易便捷化、使供應鏈重新恢復活絡,以及支持經濟體能在COVID-19危機結束後儘快恢復疫情前之水準。
RCEP之想法起源於2012年,依專家之分析,是中國大陸因應美中貿易談判中止而開始推動。RECP的影響力本來可以更大,倘印度也能加入的話。因此RECP仍為印度之加入而留下一扇機會之門。印度係因國內反對市場開放條件而退出談判。
法新社(AFP)引述IHS Markit亞太首席經濟學家Rajiv Biswas之意見,RCEP簽署國共創造全球GDP之30%,故該協議將成為亞太地區邁向貿易及投資自由化的重要一步。
另據美聯社(AP)採訪Capital Economics顧問公司之資深亞洲經濟學家Gareth Leather之報導,RCEP對人口13億且為亞太地區最大市場的中國非常有利,讓北京政府成為全球化及多邊合作的冠軍,也讓中國能在區域貿易規則發揮更大影響力。
美聯社提到下一步就要看美國如何因應。RCEP的簽署國將密切關注美國總統Joe Biden就任後如何制定貿易政策及相關議題之演變。有專家表示,Biden總統將致力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或解除多項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對中國之制裁措施。美聯社強調,為因應中國(對ASEAN)之影響力日漸提升,Biden總統很可能尋求與東南亞國家建立更多盟友關係,以保護美國利益。
許多專家並指出,RCEP的影響深遠,其重要意涵包括,儘管川普政府基於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政策而與他國個別簽署貿易協定,惟4年下來,亞洲國家仍致力多邊體系以維持貿易自由化,並認為自由貿易才是未來通向繁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