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3)月3日報導,不管是為了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還是崇尚更環保的代步方式,2020年法國人自退休金改革罷工起還順勢掀起「鐵馬革命(vélorution)」,不僅平日上班、周末休閒甚至夏天度假時,騎自行車已蔚然成風。根據法國自行車協會(Vélo & Territoires)統計,去年(非封城期間)該國自行車運動成長27 %,相關產業如製造商、經銷商與維修商等均受惠。
根據法國產業經濟分析機構Xerfi統計,自行車製造廠商銷售量大幅成長,去年自行車市場總值近27億歐元,比上一(2019)年增加4億歐元,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低迷景氣中逆勢成長。分析家並預期,該市場將每年成長9%,在2023年達35億歐元之總值。大型製造商如法國運動用品店連鎖INTERSPORT旗下的MFC(Française du Cycle),去年產製45萬輛,小至年產量不到100輛的新創公司 Coleen等 業者均有加速增產。
去年成長最強勁者乃電動自行車(vélo à assistance électrique, VAE)市場,業者代表分析係其單價比傳統機械式自行車高,拉抬市場成長幅度,同時定價2,000歐元以上的高級車款特別受到法國消費者青睞。例如2011年創於法國孚日省(Vosges)的電動自行車廠Mustache Bikes領先群雄,去年創下5萬輛的銷售佳績,但此市場亦吸引不少新創公司搶進競爭瓜分,如法商Angell、比商Cowboy,荷商Van Moof等,利用網路銷售,其中Angell去年就因此售出4,500輛,是該公司預期目標的三倍。各家業者對此榮景均充滿雄心,躍躍欲試。
市場上符合現今潮流的「電動貨運自行車(cargo e-bike)」亦漸普及,其前置大型載貨廂除可供商家市區送貨亦可搭載幼童,十分方便,法商VUF (Vélo utilitaire français)去年訂單較往年增加兩倍,並須增資以加快擴展。此外亦有專攻利基市場如法商Gorille產製近年流行的「胖胎自行車(fatbike)」,是配有超寬大輪胎的越野登山自行車,車手可馳騁雪地或崎嶇地形。
另一方面,主要自行車經銷商如迪卡儂(Decathlon)或Cyclable則因亞洲供應商交貨延遲或供不應求,均表示去年業績成長並未較往年突出,但看好今年前景。相關網路銷售平台表現則相對亮眼,例如迪卡儂旗下販售自行車配件與跑步用品的Alltricks去年營業額超過1.3億,頃購併二手自行車交易的指標網站trocvelo。
自行車風亦帶動周邊服務興起,例如荷商Swapfiets自去年9月起在巴黎提供附維修的自行車月租服務,迪卡儂租賃部門亦試辦類似業務。此外,由於政府補助國民每人50歐元的自行車修理費政策,自行車修理業隨之欣欣向榮,業績迅速翻倍成長。自行車道設置加速發展,自行車觀光亦成為另一熱門話題。
反觀大眾運輸與停車場業者則反受其害,因少了觀光客以及政府與企業推行居家工作,大巴黎地區大眾運輸搭乘量減半,報導分析上述自行車風潮亦不無影響。而受到自行車道與自行車停放格排擠的市區停車位越來越少,不僅影響相關經營業者,亦衝擊市區商店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