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9
法國大型環保及公用事業服務集團威立雅總裁Antoine Frérot日前接受法媒新工廠(L’Usine Nouvelle)專訪,針對其併購競爭對手蘇伊士集團(Suez)案、集團未來發展策略、核電廠除役及法國氣候法案等議題進行說明。相關談話重點如下:
(一) 併購競爭對手蘇伊士集團案:
1. 自上(109)年9月以來,歷時數月協商,威立雅集團與蘇伊士集團終於本(4)月11日達成協議,威立雅提出的收購價由每股18歐元調高至20.5歐元,將取得蘇伊士集團核心業務(包括蘇伊士水務及固體廢料等業務),維持其海外據點(含義大利、捷克、非洲、中亞、印度、中國、澳洲及全球數位及環境服務等)。
2. F總裁表示,威立雅將花費計130億歐元取得蘇伊士100%股權,預估本(110)年秋季前完成併購作業。渠深信歷經雙方努力並獲主管機關同意之併購協議,將締造雙贏局面,打造在生態轉型領域中,年營業額達370億歐元之世界冠軍。從兩大集團於股市中表現,可瞭解投資人對此併購案樂觀其成,此外專營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投資之基金Meridiam亦對本併購案表達歡迎並發布將提供至少25年支持,並於未來5年至7年內挹注8.6億歐元投資金額。
3. F總裁強調本併購案並非消滅競爭對手或節省開支,相反的,將聚焦開發新產業工具(按蘇伊士集團未來將從事重要的研發活動,年營業額預估為69億歐元),並承諾4年內對蘇伊士將不會有任何變動,包括品牌、客戶及團隊成員等。渠表示環境服務產業目前刻面臨關鍵時刻,主要包括生態轉型極具迫切性、政府振興方案推動生態轉型之力道史無前例等,目前產業水平整併無可避免,如同過去的石化業及銀行業,並舉道達爾(Total)石油集團與Elf潤滑油及巴黎國家銀行(BNP)與Paribas之合併案為例,強調倘非法商提出併購要求,前揭品牌恐將被外商併吞而不復存在。
(二) 集團發展策略:
1. F總裁表示,目前威立雅集團業務比重為地方公共事業服務及產業方案分別佔52%及48%,預估未來後者比重將持續提高,2030年可望達到60%之水準。兩集團合併後業務主要聚焦兩大重點業務:第一為傳統業務(供水、衛生管理、收集廢棄物及廢棄物處理等),同時將開發創新業務包括新興汙染物處理、微汙染物、數位轉型、自動化收集作業等領域;第二為目前尚未普及之產業解決方案,例如在塑料回收,威立雅聚焦於高密度聚乙烯,蘇伊士則將重心放在低密度聚乙烯及聚氯乙烯,雙方具有互補性。渠表示,法國目前塑膠回收率僅20%至25%,頗富發展潛力。
2. 另一新興議題為廢水回收再利用,面對水資源耗竭,廢水回收將可供農業使用,較海水淡化之花費更低,目前蘇伊士集團於西班牙發展廢水回收業務已相當純熟,威立雅日前則獲羅亞爾河大區旺代省(Vendée)相關標案,然而目前廢水回收再利用之解決方案於法國境內尚未普及。
3. F總裁補充,希望未來集團成為廢水回收、空氣品質及電動車電池回收等三大業務之歐洲冠軍。渠表示,前述解決方案目前尚未發展成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1千萬人因空氣汙染而喪命,較惡劣水質2百萬人之死亡數字更加驚人。威立雅將納入與學界共同研究成果,蘇伊士集團亦將進行研發,共同致力於建築物的空氣品質控制。此外,碳捕捉亦為新興議題,透過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油灰之碳捕捉技術,將使貧脊土壤更加肥沃。最後,即便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尚未成形,但將眼光放遠至2030年,每年歐洲需處理之電動車電池數量將達1百萬之規模。
(三) 核除役議題:F總裁表示,法國核電廠除役是由法國電力公司(EDF)負責,威立雅集團主要客戶為美國,因該國於核除役領域居領先地位。該集團與EDF在非電子機器人已進行相關合作計畫,並運用GeoMelt之玻璃化技術,開發美國及日本市場。威立雅集團發展核除役業務之主要目標為建立拆除核電廠之相關建築技術。
(四) 法國氣候法案:F總裁表示,目前刻於國民議會審理之「對抗氣候變遷及強化因應法案」(簡稱為氣候法案;Projet de Loi portant lutte contre le dérèglement climatique et renforcement de la résilience face à ses effets)對於產業發展及生態轉型的推動,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政府應儘早訂立相關法規並堅守立場,例如英國在25年前為全歐洲在生態轉型領域最落後之國家,經長年努力,已透過立法解決家庭廢棄物問題,且位居歐洲領先地位,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