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隨著馬來西亞邁入新10年的曙光,馬國將依據具遠見的「2030年共享繁榮願景」(Shared Prosperity Vision 2030,簡稱SPV2030),成為該國未來10年國家計畫的重要指南。「共享繁榮」願景將替代「2020願景」(Vision 2020)成為馬國邁向先進國家的新框架。
馬國首相馬哈迪(Dr. Mahathir Mohamad)於上(2019)年10月推出「2030年共享繁榮願景」,盼在2030年前為所有馬國人民提供合理生活水準。
作為一個成功的貿易國與亞洲之虎,馬國需要解決國內相關收入來源的問題,尤其是日益擴大的經濟和收入差距,這可能會導致不安全感和輕蔑感。
SPV2030將著重於創造高價值、高科技經濟以及多元化的資源和成長潛力,同時在馬國的經濟方向上建立一個令人滿意的政策及舒適水準,以團結全體人民。
馬國經濟事務部(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部長阿茲敏(Azmin Ali)表示,該願景將提供促進馬國經濟發展所需的「渦輪增壓器」(turbocharge)。該願景將馬國提升為高收入國,並提高人民的購買力。
為了在未來10年內實現高收入國目標,馬國政府將透過發展新的成長領域,透過創造商機和高薪資就業來創造財富。
這將確保包容、永續和有意義的社會經濟發展,可為所有馬國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水準,並將透過「第十二大馬計畫」(the 12th Malaysia Plan,2021-2025)及「第十三大馬計畫」(the 13th Malaysia Plan,2026-2030)加以落實,並承諾所有不同收入階層、種族及地區,皆獲得公正、公平及包容的經濟分配,以確保馬國成為永續發展國家。
為實現前述目標,自2018年5月上臺執政以來,馬國「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新政府已積極民意及願望,並概述三大主要目標。首先是透過將經濟重塑為知識型的經濟,使所有團體都可以參與每個層級,並共同發展以使其更加進步。其次為解決收入差距,然需考慮各種族、社會地位以及馬國各地區的差異。第三方向則是使更加團結、繁榮的馬來西亞成為亞洲的新中心(new centre of Asia)。馬國政府將繼續致力於加強馬國經濟之韌性,並推動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成長。馬國將透過增強生產力和創新以的催化企業及經濟之成長,並將重點放在生產更多高品質與多元化的產品,例如航太、醫療器材、電子與電機、機械設備以及化學與化工產品,並透過研究、開發、商業化和創新等來發展資源型產業。
作為2020年財政預算案的一部分,馬國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透過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宣佈參與「人民電子錢包」(e-Tunai Rakyat)服務供應商計畫。該計畫符合馬國政府的共享繁榮願景,旨在降低獲取數位技術的障礙,並使數位化進程對所有人民皆具包容性。另外,馬國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也制定一項新政策,稱為「2030年共享健康」計畫(Dasar Sihat Bersama 2030),作為改善馬國公共與私人衛生與保健的全面改善計畫。
馬哈迪首相另籲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經濟體支持共享繁榮理念,並將其納入各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馬來西亞為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主辦國,並選擇「優化人類潛力,邁向共享繁榮的未來」為該峰會主題,再次顯示共享繁榮理念的重要性。馬來西亞盼看到共享繁榮的概念驅動APEC的2020年願景,並持續發展相關經濟中的婦女、金融、青年參與及永續發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