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韓國
        P. 43
     經       濟       環      境
                                經驗,以及對韓國內銷售管道掌握的程度,在完全了解韓國市場及韓
                                商(或代理商)能力前,盡量避免簽署長期的獨家代理合約。
                                     若過去從未與韓商有所接觸,我商除可以透過參加韓國相關產業
                                展覽、外貿協會及公協會主辦的貿訪活動,了解韓國市場及接觸可能
                                合作之韓國廠商外,亦可透過首爾臺灣貿易中心,取得韓國相關進口
                                商聯絡資料以供參考。韓國輸入協會(Korea Importers Association,
                                KOIMA)亦依海關貨品分類,提供線上查詢該會會員廠商資料,網
                                址為http://www.import.or.kr。另,由於韓國寬頻網路建設先進,愈來
                                愈多韓商(特別是科技業)運用網路,自行找可能的供應商資料,建
                                議我商建立符合公司形象及產品訴求之英文公司網站,內容及設計適
                                時更新,若能同時設立韓文網頁,對促成交易機會將有更大利基。
                           2、促成交易達成之技巧
                                     韓商除大企業集團外熟稔英文者並不多,初步書面往來,建議仍
                                以韓文為宜,或可增加回函機率。同時,韓國企業內階級分明,較具
                                規模企業接受訪客大多須層層上陳,故確認拜訪至少須2至4週,同
                                時,企業規模愈大,所需時間愈長。
                                     由於韓國人階級意識強烈,見面時即透過交換名片及間接資訊,
                                了解來訪者之公司及職位,及與其他韓商或產業重要人士之關係,因
                                此,提出主要往來客戶之名單供韓商參考,亦有助於提升對我商之瞭
                                解及判斷。一般而言,韓商在正式洽談中,若以英文對談,基於用字
                                遣詞可能不同,或易造成誤解,若有韓文翻譯居中協助,韓商會感到
                                較為自在。隨中國大陸市場崛起,各公司加強培訓或招募中文人才,
                                以及年輕族群使用英文或中文溝通意願提高,近年來韓國學習中文人
                                口正逐漸增加,有助雙方洽商溝通。
                                     一般拜訪,雙方多會互贈公司紀念品或禮品以表禮貌,但自2016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