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隨著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人工智慧(AI)成為改變社會與產業的核心驅動力。AI的迅速進步正重新定義人類生活和商業模式,其應用已經涵蓋從自動駕駛、精準醫療到智慧製造、金融科技等多方面領域。台灣作為全球科技產業的重要據點之一,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高度靈活兼具速度與彈性的製造業優勢,以及日益壯大的AI技術人才庫,為AI技術的落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然而,全球競爭的加劇與技術快速迭代,促使台灣企業和政府需在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上尋找突破口,將AI潛力轉化為促進產業升級與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AI技術的應用不僅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催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在邊緣運算領域,隨著物聯網設備的普及和對低延遲、高隱私運算需求的增加,邊緣智慧正逐漸取代雲端運算的部分功能,成為新一代智慧應用的基石。透過高效能晶片的設計與實踐,例如整合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的單晶片微處理器(MCU),企業能夠在本地端快速完成數據分析與推論,降低對雲端的依賴。這些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感測器、智慧家電和智慧製造設備中,提升了產品效能與經濟價值。
生成式AI技術則帶來另一波變革,以其在自然語言處理和圖像生成方面的突破,廣泛應用於創意設計、內容生成和行銷推廣等領域。例如,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企業能更有效率地進行客製化行銷內容的生成,甚至開發全新的數位產品。此外,在醫療照護領域,AI技術根據大量的臨床數據和病人病史的深度學習,實現了更加精準的診斷與治療方案,推動「精準醫療」的進一步發展。
以CES 2025的觀察可發現AI 在智慧移動、智慧生活、終端運算等領域有了最新的發展,例如豐田自動駕駛利用AI讓2部車輛能同步進行自動化甩尾,在近距離接近情況下能避免碰撞同時還可以互相競速。又如工研院在 CES 2025 展出的「AI 羽球教練」結合生成式AI,快速評估能力並客製化訓練計畫,讓人人都能成揮拍高手,該技術並一舉摘下主辦單位 CTA 官方媒體 TWICE 精選大獎(TWICE Picks Award)。
台灣的AI發展方向可以概括為技術創新、應用多元化與產業生態完善三個層面。
技術創新:台灣以半導體為核心的技術優勢,為AI技術的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透過開發低功耗、高效能的AI專用晶片,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同時,生成式AI和邊緣智慧的技術進步,將推動更高效的算法與硬體整合,實現更廣泛的AI應用。
應用多元化:AI應用的拓展將為各行各業注入新的動能,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綠能產業、低碳技術等領域。例如,智慧交通系統結合AI技術,不僅能緩解城市交通壅塞,還可降低能源消耗,推動永續發展。此外,AI與教育的結合也將帶來學習模式的深度變革,從個性化教學到沉浸式學習,AI將讓教育更加高效與公平。
產業生態完善:台灣政府已經展現出推動AI產業發展的決心,擬定「擴算力」、「鏈場域」、「引人才」與「展應用」四大策略,推動智慧醫療、資安、淨零綠能及智慧交通等AI應用場景落地,提升產業應用深度與廣度,建立完整的AI應用生態系統。未來並進一步透過建立整合機制,串聯需求面、產業面和人才面,將數位轉型與AI技術應用於各產業。
台灣在AI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中,具備強大的產業鏈優勢與技術實力。然而,全球AI競爭日益激烈,台灣必須加速技術創新,提升人才培育效能,並強化產業生態的整體韌性。同時,政府與企業應攜手合作,為新技術的推廣與商業化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包括場域建設、法規完善與資金補助等措施。
面對AI的快速發展,台灣在全球AI產業具有關鍵樞紐,政府大力推動台灣成為AI之島,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在這樣的背景下,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示範效應將越發顯著,成為台灣AI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典範。只要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台灣有望成為亞太地區AI技術與應用的領航者。
資料來源: 工研院產服中心研析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