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根據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2025年全球運動科技市場報告》資料顯示全球運動科技市場規模到2029年將成長至454.8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 17.1%,且SportstechX 2025年資料說明全球運動科技正進入全面轉型期,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穿戴式與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 XR)正推動運動科技從競賽表現到健康管理的全面升級;近年投資動能走強,北美著重內容創新、歐洲偏運動員解決方案、亞太以管理工具與大健康應用崛起。臺灣運動科技產業快速崛起,分析臺灣運動科技產業的發展潛力,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指出,利用臺灣現有的運動健身器材供應鏈和資訊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產業優勢,臺灣的運動科技產業在智慧場館、智慧運動與健身、智慧訓練規劃及電子競技等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
依據Precedence Research與Grand View Research資料顯示,2025年運動科技產業以「數據驅動的表現優化」和「沉浸式體驗變現」雙主軸推進。以數據驅動的表現優化為例,國際足球總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FIFA)賽事與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NBA)競賽已普遍導入AI光學追蹤與即時運算,協助運動團隊根據動作數據進行動態戰術調整、精準評估運動員表現。高階生理穿戴設備持續創新,不僅支援心率、睡眠、活動量等指標監控,更結合AI進行疲勞分析、傷害風險預測以及個人化健康規劃,讓運動從預防、訓練到恢復形成智慧循環。
而在沉浸式體驗方面,全球頂尖賽事已廣泛佈建XR與3D動畫即時重播、AI語音解說、賽事互動大數據服務,提升現場與虛擬觀賽的參與度。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 US Open)、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NFL)皆以數位判決和AI分鏡強化比賽判定流程,推動場館全面走向虛實整合、數位社群變現。娛樂、賽事、訓練、健康管理同步升級,平台化技術串聯多元場域,帶動智慧器材、內容延伸與粉絲經濟新模式蓬勃生長。
臺灣在ICT具備完整產業鏈優勢,從硬體製造、感測元件、無線通訊(5G/專網)、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至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s),完整串聯各項關鍵環節。如伍碩科技(5Voxel)以深度學習和3D影像技術,協助運動場館即時動作姿態分析及智慧管理;晶瑞光電(KingRay Technology)專精Edge Computing光學感測模組與熱成像技術,廣泛應用於健康監控與智慧運動環境;精誠資訊(SYSTEX)架構雲端和AI數據平台,整合生理與運動數據並提供個人化建議;喬山健康科技(Johnson Health Tech)將AI生理量測結合於跑步機、划船機等設備,實現雲端個人化訓練及遠距健康管理;紐因科技(NeuinX)應用AI判讀賽事影片,協助運動科學訓練量化升級;宇康醫電(uCare Medical Electronics)整合醫療級感測與AI運算,打造健康運動平台支援復健與活力促進等,這些業者紛紛導入AI、大數據、感測技術,實現自動化訓練監控、專業數據即時回饋、個人化運動建議及遠端健康管理,顯示臺灣運動科技從基層普及到專業應用均有解決方案。
而在國際合作上,近年來臺灣運動科技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場域驗證。如宏達電(HTC)攜手MLB推出官方授權的《MLB Home Run Derby VR》,讓球迷能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中體驗擊球樂趣,並持續與F1等國際賽車隊合作,推展沉浸式賽車VR訓練。在智慧場域方面,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NTT)與桃園樂天桃猿聯手於桃園國際棒球場導入超實境遠距觀賽技術及智慧場館App,實現12K影像即時轉播與多元互動服務,大幅提升現場與線上觀眾體驗。器材創新方面,以臺灣新創傳接球實驗室(Keep Tossing Lab)為例,該團隊利用AI視覺辨識與生物力學分析技術,開發b4-app讓用戶只需手機與三腳架,即可即時取得揮棒仰角、球速、骨架動態等專業數據,近年積極推進北美市場,與當地教練團、球隊策略合作,推動科技棒球於青少年及業餘層級落地實證。此等案例顯示臺灣憑藉供應鏈、技術實力與場域應用,具備與國際大廠合作的實力。
全球運動科技正沿著「數據驅動 × 沉浸體驗 × AI平台化」三股主軸加速擴張,應用場景日趨多元;臺灣憑藉ICT優勢產業的深厚基礎、完整製造與系統整合能量,足以能將感測、通訊、邊緣運算到雲端服務串成可複製的解決方案,並透過場域實證連結到XR內容、智慧場館與運動科學器材等高值化應用。
資料來源: 工研院產服中心研析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