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8
2025智慧醫材跨域產業鏈結交流會登場 落實「健康臺灣」與強化國際拓銷動能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委託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今(28)日在臺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智慧醫材跨域產業鏈結交流會—臺灣接軌國際醫療:智慧醫材市場拓銷與輸出機會」,邀
2025-04-27
總統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盼凝聚醫界力量 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
總統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與醫界討論國家健康政策,期盼凝聚醫界力量,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
2025-04-25
臺灣數位醫療產業發展現況及趨勢
前言 臺灣數位醫療的戰略定位已正式納入國家級產業政策框架,成為「五大信賴產業」體系中人工智慧與次世代通訊的重要應用場域。在全球醫療產業迅速邁向數位化轉型的背景下,數位醫療技術已成為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的
2024-12-13
製藥產業製程升級,推動國內高值藥品創新研發
因應高齡化及全球氣候變遷趨勢,現行醫藥品耗時的批次製造遭逢挑戰,且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簡稱ICH)建立連續製造技術及製程品質管控指導方針後,美國、歐盟和日本均積極投入連續、低碳與智慧化產線開發,因此,
2024-12-05
經濟部開發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 攜手達明布局MIT機器人新藍海 首創一體成形、省三成人力 強化臺灣智慧醫療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5)日於「2024醫療科技展」科專成果主題館展示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4項前瞻醫療科技,瞄準智慧醫材、數位療法、精準檢測、植入式醫材需求。特別展出兩項機器人
-
2025-05-09
(5月9日) 114年度創新藥物技術招商說明會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受經濟部委託執行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為分享本中心科技專案研發成果並促進成果落實,特舉辦科專研發成果暨創新藥物技術招商說明會,敬邀 各界先進踴躍參加,並請不吝指教。 ----1
2024-10-25
(10月25日) 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健康照護
醫療科技進步帶動全球人口平均餘命延長、高齡化飛速增長,將伴隨對醫護及人力以及健康照護管理需求的驟增,隨著人工智慧AI、生成式AI、物聯網IoT、大數據等科技技術發展,透過數位科技進行數據收集、整合與應
2024-10-02
(10月2日至10月3日) 「APEC數位醫療暨智慧醫院推動」國際研討會
辦理「APEC數位醫療暨智慧醫院推動」國際研討會,以數位技術為核心結合智慧醫療服務模式,並結合產品實地示範及經驗分享,提供APEC經濟體做為數位醫療轉型及智慧醫院推動的參考。 「APEC數位醫療暨智慧
2024-10-02
(10月2日) 2024 國際創新醫療應用法遵研討會
隨著創新醫療領域技術的突破,國際大廠看準細胞外泌體與生醫晶片應用於精準醫療、再生醫療的巨大潛力,也帶動相關產業研發快速進展,各國皆相繼投入整合產學資源,力求掌握國際人才及技術,搶占全球先機。 臺灣生醫
2024-09-27
AI數位復健照護應用研討會
參加對象 對議題有興趣同人,歡迎共襄盛舉~~ 活動日期 113-09-27(五)13:00 至 113-09-27(五)17:00 場地名稱 升級會議中心 - 松江 101 館(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
我們的優勢
-
獨特的產業優勢
-
完備的全民健保制度
-
具特色的生技產業聚落,
形成臺灣生醫廊帶 -
國家政策支持
政策焦點
- 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以「建構基因及健保巨量資料庫」、「開發精準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系統」、「開發精準防疫產品」、「拓展國際生醫商機」等策略,建構臺灣成為全球精準健康及科技防疫標竿。
-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配合推動生醫轉譯研究之發展,於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設立「創服育成中心」,並納入國家實驗動物中心(NLAC)、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等機構。進駐廠商不僅可接觸臺灣生醫領域創新團隊,尋求更多合作機會外,也可在園區內以一條龍方式取得臨床試驗、研發成果商品化、法規限制說明等資源協助。
- 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園區內設有「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產業及育成中心」及「新竹生醫園區醫院」,透過三大中心研發資源共享及鄰近新竹科學園區之發展優勢,業者進駐園區可結合周邊資通訊產業,進行生醫技術基礎與轉譯醫學研究,將研發成果產品化並經驗證後,藉由園區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縮短上市時間。
- 生醫商品化中心:科技部成立「生醫商品化中心」,透過整合相關資源與強化育成能量,可提供業者智財分析、橋接串連、快速試製、臨床法規諮詢與市場加值等服務,以加速生醫技術商品化與拓展國際市場時程。
- 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為臺灣首座針對農業生技發展設置之園區,目前已形成天然物加值、水產養殖與加值、禽畜生技與加值、生物性農業資材、節能環控農業設施、生技檢測與代工服務等六大產業聚落。藉由園區單一窗口、產業人才媒介、原物料穩定供應、完善的創業輔導與技術支援等服務,以及未來將與「桃園農業物流園區」資源串聯,預期將可大幅提升進駐廠商深根臺灣、拓展全球商機之成效。
租稅措施
- 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20%。
- 為鼓勵生技新藥公司之創立或擴充,成為生技新藥公司記名股東3年以上,得以取得股票價款之20%,自其有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之年度起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 生技新藥公司從事生技新藥產品或技術之研究與發展所支出金額之35%內,自有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年度起之5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稅額。當年度研究與發展支出超過前二年度研發經費平均數者,超過部分得按50%抵減。
- 自國外引進新生產技術或產品,並使用外國營利事業所有之專利權、商標權或各種特許權利,經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專案核准者,其所給付外國事業之權利金免納所得稅。
- 進口臺灣尚未產製之機器設備,可享有免徵進口關稅之優惠。
- 投資智慧機械/5G相關項目:當年度合計新臺幣100萬以上、10億以下者,可採「當年度抵減營所稅為支出金額的5%」或「分三年抵減合計支出金額的3%」二擇一抵減,但抵減額度不可超過當年度應繳納營所稅的30%。適用期間預計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 生技新藥公司高階專業人員或技術投資人獲得之技術股,免計入當年綜所稅或營利事業所得稅課稅。僅於實際移轉之當年度案移轉時價計算收益扣除成本後納入稅額課稅。
- 生技新藥公司經董事會以董事3分之2以上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並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得發行認股權憑證予高階專業人員或技術投資人。前項持有認股權憑證者,得依約定價格認購特定數量之股份,其認購價格得不受「公司法」第140條不得低於票面金額之限制;其取得之股票依前項「技術股所得額課稅減免」規定課徵所得稅。
- 公司員工取得500萬元總額內之獎酬股票,持股且繼續於公司服務達2年者,得於轉讓時以取得時價或轉讓時價孰低價格課稅。
- 符合條件之外籍特定專業人才,薪資所得超過新臺幣300萬部分之半數免予計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
- 進駐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等,可享進口自用機器設備、原料、燃料、物料及半製品免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 企業以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得列為減除項目,免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 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施行至2021年12月31日止,現已提出修正草案。
研發補助
成功案例
發展臨床試驗
- 荷商葛蘭素史克(GSK)、瑞士商諾華(Novartis),來臺成立新藥臨床試驗研究中心。此外,德商默克(Merck)及美商輝瑞(Pfizer)、嬌生(Johnson & Johnson)與默沙東(MSD)等藥廠,也均已與臺灣醫療或研發機構,建立臨床試驗或相關合作機制,有助於其進行跨國性/跨區域的臨床試驗。
連結製造能量
- 英國神經醫療設備公司GyroGear 2021年2月宣布與鴻海合作,鴻海將負責該公司穿戴式醫療設備「GyroGlove」在亞洲地區的製造與行銷。「GyroGlove」是全球首款為顫抖症患者量身訂製的可穿戴式醫療設備,利用陀螺儀功能以機械方式控制手部震顫,將可提高帕金森氏或原發性震顫病患生活自理能力。
推動研發與技術合作
- 瑞士商羅氏(Roche)、德商默克(Merck)及日商中外製藥(Chugai)共組藥業聯盟,於2021年3月宣布與衛福部及國衛院在「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基礎下,共同推動「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以為特定癌症病患打造個人精準健康照護計畫,提高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事務所
檔案下載
臺灣重點發展產業-生技醫藥 (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