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18
離岸風電地質資訊更上層樓,地調所開放協作平臺共築淨零未來
政府力促能源轉型及2050淨零政策,離岸風電已然成為臺灣綠能發展的關鍵戰略之一。為加速離岸風電建置效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簡稱地調所) 持續推動風場海域地質調查,目前已完成彰濱風場海域區域尺度地質
2023-08-13
為台電彰化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工程祈福 陳揆:展現臺灣發展再生能源決心 帶動地方繁榮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3)日前往彰化縣出席「台電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動工祈福典禮」時表示,該中心是一座「淨零建築」,預計明(2024)年底完工後,將可為離岸風機提供管理及維護服務;另外,政府在彰化漁
2023-08-11
離岸風電穩健設置 已為亞洲民主國家設置量最高
今(11)日民眾黨團召開「前瞻計畫再檢討」記者會,就離岸風電推動所涉之風場開發進度、產業關聯執行情形、興達港疏浚及離岸風電工程中心進度落後等情事,為避免國人誤解,經濟部鄭重澄清並提出說明,國內離岸風電
2023-08-04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豐碩建設成果 為南部在地科技研發重鎮
媒體轉載台北市議員對台南前瞻建設的質疑,經濟部指出,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不僅不是空城,也已有公私部門進駐,包含經濟部推動之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及大台南會展中心、國科會推動之首座國際級自駕車測試場域、數位部進
2023-06-25
接軌國際淨零科技及公正轉型 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領跨域學研專家訪蘇格蘭
發稿日期:112年6月25日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 聯絡人:黃冠毓科長 電話:02-2737-8012 E-mail: kyhuang@nstc.gov.tw <strong>國
-
2023-10-26
「2023年能源法律與政策研討會」將於2023年10月26日於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樓國際會議廳舉行
由經濟部能源局主辦、眾博法律事務所執行的「2023年能源法律與政策研討會」,主題將以離岸風電與海洋利用、太陽光電、能源產業爭端解決為探討議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報告、與談,以使能源產業從業人員
2023-06-19
「113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計算公式使用參數-太陽光電」座談會
一、本部將邀集相關各部會、學者專家及團體組成「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討論113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本局特召開座談會,蒐集各界意見及成本佐證資料,以提供審定會參考。 二、
2023-06-06
本部與亞洲低碳發展策略夥伴(ALP)合辦「離岸風電」與「海草床復育技術」實踐社群線上研討會
<div> <div id="holderContent_wUctlNewsActionDetail_divHead_image"><a title="另開視窗,連結到臺灣離岸風電推動政策Pro
2022-10-19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開放報名 新增「多元創能」與「淨零永續」促零碳轉型
<div><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www.taiwantradeshow.com.tw/news/202204/T-83342950-L.jp
2022-08-23
2022臺美離岸風電海洋機械產業線上技術交流會
我國已確立2035年建置20.6GW離岸風電總量目標,並透過內需市場帶動產業發展,已建立北中南產業聚落。今年4月我國已產出首支離岸風力機葉片並運用本地業者自行研發之複合材料。為響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我
我們的優勢
-
臺灣海峽為全世界
最優良離岸風場之一 -
臺灣產、學、研在綠能領域
已累積9,000件研發成果 -
臺灣在矽晶太陽能電池
製造已具全球領先地位 -
臺灣提供再生能源
20年優惠收購電價 -
沙崙綠能科學城將打造
創新綠能產業生態系
政策焦點
-
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
以「綠能推動」、「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為三大願景,扣合「創能、儲能、節能與系統整合」等四大主軸,藉此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達29,424 MW的政策目標,帶動綠能科技、產業發展與創造綠色就業,為臺灣建構一個安全穩定、高效率與潔淨能源之供需體系。 - 離岸風電方面,2021年臺灣持續拓展離岸風場施作工程,台電示範風場業於2021年8月27日完成所有機組安裝;經濟部已於同年7月23日發布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要點及8月19日發布容量分配作業要點,正式啟動區塊開發政策推動作業。後續臺灣持續進行離岸風場區塊開發,預計2026年到2035年,每年將釋出1.5 GW,共計15 GW。
-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
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於2020年底正式落成啟用並展開相關招商活動。智慧綠能科學城以建構創新綠能產業生態系為目標,涵蓋中研院南部院區、聯合研究中心、綠能科技示範場域、研發專區、會展中心等。 - 「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將打造綠能科技開發及示範應用環境,提供綠能研發技術及產業測試、驗證及媒合場域,以帶動群聚綠能產業鏈效益。
租稅措施
- 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20%。
- 企業得於研究發展支出金額15%額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或支出金額10%額度內,分3年抵減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 自國外引進新生產技術或產品,並使用外國營利事業所有之專利權、商標權或各種特許權利,經經濟部工業局專案核准者,其所給付外國事業之權利金免納所得稅。
- 進口臺灣尚未產製之機器設備,可享有免徵進口關稅之優惠。
- 投資智慧機械/5G相關項目:當年度合計新臺幣100萬以上、10億以下者,可採「當年度抵減營所稅為支出金額的5%」或「分三年抵減合計支出金額的3%」二擇一抵減,但抵減額度不可超過當年度應繳納營所稅的30%。適用期間預計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 公司員工取得500萬元總額內之獎酬股票,持股且繼續於公司服務達2年者,得於轉讓時以取得時價或轉讓時價孰低價格課稅。
- 符合條件之外籍特定專業人才,薪資所得超過新臺幣300萬部分之半數免予計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
- 進駐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等,可享進口自用機器設備、原料、燃料、物料及半製品免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 企業以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得列為減除項目,免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研發補助
成功案例
太陽能電廠建置及相關服務合作
- 泰國兩儀集團與元晶太陽能合作設立厚聚能源科技,以提供太陽能光電電廠開發興建與維運服務;新加坡商韋能能源(Vena Energy)於嘉義布袋之「台灣艾貴義竹發電廠」已正式商轉。
- 日本燃煤發電開發商丸紅(Marubeni)在2020年2月宣布斥資新臺幣約27億元收購臺灣辰亞能源(Chenya Energy)及旗下270MW綠電設備全數股份,以搶占臺灣太陽能商機。
風力場域合作
- 德商達德能源公司(WPD)旗下裝置容量達640 MW的雲林允能離岸風廠已完成專案融資,為目前亞太規模最大的離岸風場融資案,達新臺幣940億元,預計將於2022年商轉。
- 加拿大北陸能源於2021年5月擴大與西門子歌美颯之合作計畫,合作範圍總裝置量達到1,044 MW(=1.04 GW),其合作目標為攜手臺灣在地供應鏈,打造臺灣亞太離岸風電出口中心。目前海龍離岸風電投資金額已達新臺幣450~750億元,創造5,200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 澳商麥格理集團(Macquarie)及丹麥商沃旭能源(Ørsted)與臺灣上緯新能源合作開發苗栗海洋風場(Formosa I),由上緯新能源負責風電廠開發與維運管理。此外,上緯新能源也與麥格理集團合作開苗栗後龍地區的海能風場(Formosa II),與麥格理集團及德國EnBW合作開發海鼎風場(Formosa III)。
- 丹麥商沃旭能源(Ørsted)看好臺中港對臺灣離岸風電建置及營運之關鍵角色,在2020年2月宣布向臺中港務公司租用臺中港暨後線土地20年,以推動「大彰化離岸風場」建造工程及亞太區域旗艦維運中心,預計將在2022年完工啟用。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事務所
檔案下載
臺灣重點發展產業-綠能科技 (11.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