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景氣疲弱,加上智慧手機等行動通訊產品買氣低迷與半導體處於庫存調整等,均影響出口表現;惟受惠廠商回流擴增、調升國內產能配置,可望抵銷部分負面影響,預測輸出實質成長2.62%。民間消費方面,國內就業市場穩健,加以「所得稅制優化措施」、基本工資調升,有助挹注家庭可支配所得,推升民間消費動能;另國內旅遊及節能家電汰舊換新補助措施持續,亦可提高民眾消費意願 。民間投資方面,雖全球經濟前景未明,影響企業投資步調,惟國內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先進製程,風電、太陽能等綠能投資陸續進行,且政府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成效漸次顯現,加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積極執行,將可帶動整體投資。
年度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p) | 2025(f) |
---|---|---|---|---|---|---|---|---|---|---|
經濟成長率(yoy) | 2.17% | 3.66% | 2.91% | 3.06% | 3.42% | 6.72% | 2.68% | 1.12% | 4.59% | 3.14% |
每人GNI (美元) |
23,684 | 25,745 | 26,531 | 26,759 | 29,649 | 33,987 | 33,828 | 33,525 | 35,188 | 36,361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5年2月失業率為 3.34%
整體而言,臺灣勞動市場表現相當平穩,勞動力人數長期呈現增長趨勢,從2011年1,120萬人成長至2021年1,192萬人。2021年勞動力參與率為59.18%,失業率3.67%,由於近10餘年,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增,大專及以上勞動力比率持續上升,加上政府推動學用結合、產學合作、終身教育等政策方案,更強化臺灣在人力素質上的國際競爭優勢。
近期臺灣每年約有30萬大專院校畢業生,其中5萬餘人具博碩士學位,2022年就業者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約為621萬人,占比超過半數,達5成5,2021年每千名就業人口中,研究人員全時約當數為14.7人年,加上長期累積的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技術與管理人才,充分提供外商在臺投資產業需要的高級人力需求。
10年間臺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每年上漲1%,工業與服務業的受僱者薪資,平均每年上漲2.3%,雖然臺灣的物價與薪資長期維持平穩狀態,但臺灣工業部門受僱者勞動生產力指數平均每年上升3.6%,勞動生產力仍持續提升。
職類 |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 批發及零售業 | 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 | 金融及保險業 |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
---|---|---|---|---|---|
主管及監督人員 | 106,741 | 72,253 | 95,096 | 113,821 | 82,757 |
專業人員 | 73,407 | 55,163 | 63,847 | 68,913 | 60,425 |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 45,358 | 42,789 | 49,288 | 56,872 | 40,629 |
事務支援人員 | 42,345 | 35,306 | 37,802 | 49,758 | 34,763 |
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 | 35,946 | 33,434 | 39,812 | 51,307 | 32,779 |
技藝、機械設備操作 及組裝人員 |
36,088 | 35,882 | 46,606 | 45,083 | 35,968 |
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 | 33,494 | 31,503 | 30,824 | 39,016 | 30,425 |
資料來源: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
2024年1月1日,公務人員、教師及軍人的薪資調薪4%。
根據全球領先的發展及人力資源分配方案供應商ECA International最新的薪酬趨勢研究顯示,扣掉通膨因素後,2024年實際薪酬預測成長率2.5%
臺灣的受僱員工平均薪資包括每月經常性薪資(含本薪與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及非經常性薪資(含加班費、年終獎金、非按月發放之績效獎金與全勤獎金等),其中年終獎金平均每年約支付1.5 個月,通常於農曆年前給付。
行業別 | 107年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112年 |
---|---|---|---|---|---|---|
製造業 | 54,567 | 55,816 | 56,538 | 60,545 | 63,324 | 62,492 |
食品及飼品製造業 | 41,642 | 43,184 | 43,213 | 43,685 | 45,196 | 46,526 |
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 60,398 | 61,214 | 59,518 | 58,556 | 60,975 | 60,889 |
紡織業 | 40,749 | 41,487 | 39,804 | 40,622 | 41,983 | 41,835 |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 37,737 | 36,767 | 38,022 | 38,916 | 39,947 | 41,379 |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 44,552 | 45,897 | 47,217 | 45,444 | 51,949 | 45,997 |
木竹製品製造業 | 35,458 | 35,512 | 36,168 | 37,003 | 37,947 | 38,905 |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 39,629 | 39,443 | 40,536 | 41,824 | 45,096 | 43,985 |
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 | 38,867 | 38,882 | 39,181 | 39,360 | 41,243 | 41,821 |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 88,633 | 91,261 | 89,133 | 86,751 | 92,536 | 97,591 |
化學材料及肥料製造業 | 75,637 | 76,577 | 76,525 | 76,989 | 79,573 | 78,682 |
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 54,912 | 55,769 | 57,836 | 57,889 | 59,368 | 60,009 |
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製造業 | 51,590 | 51,454 | 51,852 | 56,039 | 56,808 | 57,343 |
橡膠製品製造業 | 41,351 | 43,109 | 42,684 | 44,493 | 44,853 | 44,333 |
塑膠製品製造業 | 40,951 | 41,464 | 42,366 | 43,784 | 45,445 | 46,151 |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 46,173 | 46,866 | 46,843 | 49,398 | 49,433 | 49,472 |
基本金屬製造業 | 57,928 | 58,658 | 55,657 | 60,796 | 63,891 | 59,953 |
金屬製品製造業 | 37,506 | 38,342 | 38,400 | 39,862 | 40,445 | 41,032 |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 76,068 | 78,934 | 83,481 | 94,860 | 99,698 | 94,690 |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 | 82,107 | 84,258 | 81,296 | 86,004 | 89,739 | 89,313 |
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 | 45,004 | 46,271 | 47,402 | 49,881 | 51,355 | 52,110 |
機械設備製造業 | 43,110 | 43,542 | 42,343 | 43,858 | 45,881 | 46,629 |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 47,992 | 48,297 | 46,966 | 48,104 | 49,931 | 50,621 |
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 | 49,156 | 49,690 | 49,611 | 51,301 | 52,461 | 52,454 |
家具製造業 | 32,092 | 33,119 | 33,480 | 33,725 | 34,524 | 36,836 |
其他製造業 | 41,528 | 43,077 | 43,267 | 44,040 | 45,429 | 47,470 |
產業用機械設備維修及安裝業 | 53,030 | 53,426 | 57,713 | 61,523 | 64,132 | 68,389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受僱員工薪資調查
台灣的公司愈來愈普遍採行以績效為準的變動薪資(獎金)計畫。採行變動獎金計畫之作法以增加獎金給付作為薪資 總額之一定比例,並適用於公司之各階層人員。典型的情形是,變動獎金佔年度薪資總額之比例會隨著員工在公司職位階層及績效之提升而增加。
在台灣,變動薪資可分為短期獎勵和長期獎勵,前者如業績獎金和銷售佣金,後者如股票獎勵計畫,而股票獎勵計畫又可分為股票分紅制及股票選擇權制。
股票分紅制是我國特有之獎勵工具。對於公司而言,於會計上將其視為保留盈餘分配而不產生公司帳上的費用問題。對於員工而言,雖係以票面價值課稅,但實際上卻得以其市場價值兌現。此等會計及租稅上有利待遇之結合使得股票分紅成為諸多高成長的本國上市電子及通訊公司薪酬的主要部分。
在台灣,變動薪資可分為短期獎勵和長期獎勵,前者如業績獎金和銷售佣金,後者如股票獎勵計畫,而股票獎勵計畫又可分為股票分紅制及股票選擇權制。
股票分紅制是我國特有之獎勵工具。對於公司而言,於會計上將其視為保留盈餘分配而不產生公司帳上的費用問題。對於員工而言,雖係以票面價值課稅,但實際上卻得以其市場價值兌現。此等會計及租稅上有利待遇之結合使得股票分紅成為諸多高成長的本國上市電子及通訊公司薪酬的主要部分。
不過,經濟部於2007年初宣布員工股票分紅制之會計處理應遵循國際會計標準而認列為費用,而此項變動的生效日期為2008年1月1日。為了於損益表上適切反映員工報酬之真實成本,員工股票分紅制之成本應以「公平價格」認定。為因應此項趨勢而能留住人才,許多台灣公司業已開始檢討其獎勵計畫並考慮就目前之獎勵計畫進行必要之改變。
在台灣,雇主須依據勞工相關法令提供員工各項法定福利。其中,最受到勞資政三方關注的員工福利是雇主應為員工參加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一)雇主應為受僱勞工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全民健康保險並繳納保險費,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2017年為被保險人當月投保薪資的9%、就業保險為1%、全民健康保險為4.69%。(二)雇主應為適用勞動基準法的本國籍受僱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的勞工退休金,儲存入勞工保險局所設立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即為勞退新制);至於適用勞退舊制的勞工,雇主則應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該準備金係採責任準備精神,其提撥率應由雇主考量勞工工作年資、薪資結構、最近五年勞工流動率、今後五年退休勞工人數等因素而訂定,並以公司名義提存入台灣銀行專戶。
事實上,許多本地的中小型公司只提供法定最低標準的員工福利,而大型或跨國公司則傾向提供較佳的福利以吸引及留住人才。基於公司自願所普遍提供之員工福利包含離職金、人身保險、醫療、意外及差旅保險、健康檢查、節慶獎金及房屋津貼等。
為員工購買壽險或意外險是一項很普遍的公司福利制度,其旨在照顧因遭遇非職業傷害或罹患疾病而死亡或者因意外導致殘疾之員工的眷屬。團體保險通常包括了為期一年的壽險或(及)意外傷殘保險,其保額通常為員工一年薪資的2到3倍。除了壽險及意外險,52%參與調查的公司通常將過世的員工視為自公司退休或離職,因此其配偶或被扶養人亦可獲得其退休金或離職金。為了轉移潛在的職業災害風險,公司也會藉由購買保險以達到法定義務。
許多公司亦會為員工購買團體醫療險,通常為團體壽險之附加保險。此項服務包括了病房、伙食、特殊照護及用藥、醫師每日諮詢及手術費用補助。員工可以與全民健康保險相互搭配,以得到更完善的治療及服務,配偶及被扶養人通常可免費或負擔部份費用即可享有此醫療福利保險。
除團體保險之外,差旅保險於我國亦屬普遍,目前約有73%的公司提供此項福利,而保障範圍通常涵蓋意外及醫療。
由於現代人愈來愈注重自身的健康,公司除按照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規定提供員工基本的醫療檢查外,亦可能提供全面性的健康檢查服務。目前約有92%的公司提供法令規定以外的健康檢查,但檢查項目內容可能會因職級,有些甚至會因年齡而有所不同。
「員工協助方案」在台灣逐漸受到企業的重視以及政府的推展,公司透過規劃方案與提供資源建立服務機制,協助員工紓減工作、家庭或健康上的困擾,使員工得以安心從事工作,創造勞資雙贏。
依華人習俗,節慶時均有給予員工獎金之慣例。實務上,約有93%的公司會於農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或勞動節時發放員工年節獎金。各個節慶平均發放之獎金金額約在新台幣500元至5,000元左右,視節慶、產業及公司規模而不一。
房屋津貼主要係提供給外國總公司派駐我國之人員、公司所聘用的外藉專業人士以及部分的台籍高階主管。約有37%的公司提供此項福利予高階主管及外派人員。
除消費品業以外,無經驗新進人員起薪在過去數年來有下降的趨勢。高科技業的銷售人員以及研發工程師、技術服務工程師則明顯地有較高的起薪,這代表了該產業之特定科系背景的人才供給緊缺。
外籍專業人士在臺從事專門性技術性的工作,除平均月薪資須達新臺幣4 萬 7,971 元以上外,需擁有專業證照或一定程度學經歷,才能申請在臺工作。另勞動部已建有會商機制,經會商同意者得免除大學畢業2年工作經驗限制。工作許可1次最長為3年,期限屆滿後,若有繼續聘僱需要,雇主可以申請展延。
為鼓勵僑外生大學畢業後,在臺從事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得依僑外生評點制申請工作許可(不適用前項規定)。僑外生評點制係依學歷、聘僱薪資、工作經驗、擔任職務資格、華語語 文能力、他國成長經驗及配合政府政策等 8個項目評點,評點分數達 70 點且雇主符合聘僱 外籍專技人員資格,勞動部即核發聘僱許可。
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實質貢獻的企業,或因情況特殊,中央勞工主管機關與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商後,可以免除雇主資本額或營業額限制。另非政府國際組織在臺的辦事處、祕書處等,亦得聘外籍專業人士來臺。
為協助創新新創事業招攬國際專業人才,將國外專業經驗或創意引入,勞動部 2015 年1月 7日已公告放寬創新新創事業聘僱大學畢業之外籍專業人士免 2年工作經驗限制,並放寬雇主得不受營業額須達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或實收資本額 500 萬元以上之限制。
在外籍專業人士隨同居留之外國籍配偶從事兼職工作方面,勞動部已於2017 年 7 月 26 日 修正放寬資格條件與雇主所需具備資格條件,外籍專業人士配偶在臺從事兼職工作,薪資得以時薪新臺幣200 元計算,以解決外籍人才配偶申請工作許可之問題與障礙,並提供從事 兼職工作之彈性。
如前所述,估計金融、資訊科技及電信產業將擁有最多的工作職缺。以下為市場
產業 | 流動率最高之職位 | 需求最高之職位 | 最難招募人才之職位 |
---|---|---|---|
化工/石化業 | 業務代表 | 技術服務工程師 | 業務代表 |
消費品業 | 業務代表 | 業務代表 | 產品經理 |
生物科技/西藥業 | 業務代表 | 業務代表 | 產品經理 |
高科技業 | 技術服務工程師 | 技術服務工程師 | 技術服務工程師 |
研發工程師 | 研發工程師 | 研發工程師 | |
金融業 | 基金銷售人員 | 基金銷售人員 | 基金銷售人員 |
消費金融業務代表 | 企業金融業務代表 | 企業金融業務代表 | |
電話行銷人員 | 精算人員 | 精算人員 | |
證券營業員 | 證券營業員 | 證券營業員 |
資料來源:美商惠悅公司整體獎酬調查報告(台灣地區)
註:參與調查的公司80%為外商公司在台子公司
為提升競爭力,促進國民就業,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於全台各地設立5所就業服務中心、33個就業服務站、256個就業服務台,辦理協助企業徵選人才、推介民眾就業、辦理失業認定,以及分析與調查就業市場資訊、提供就業諮詢服務、協助弱勢族群就業、辦理申請外籍勞工前國內求才等業務。
除了覆蓋台灣全域的公立就業服務網之外,民間的就業服務機構或稱作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也日益增多,通常以人力銀行、人才仲介、管理顧問等公司名稱,經營包括代理招募、甄聘服務、人才培訓、代算薪資、人才派遣、人力資源管理顧問等業務。此類公司的設立必須依據「就業服務法」及其附屬法令之規定申請許可並接受主管機關的監督。各縣市政府及勞動部許可之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的相關資料
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在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設有七所大型的職業訓練中心,台北市、高雄市亦各自設有一所,這些公立的職業訓練機構經常性自辦、委辦各種職類的職業教育訓練課程,諸如開創產業大學、產訓合作、職訓學分採認等多元創新訓練模式,以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另外,在教育體系方面,產學合作的建教合作計畫也相當普遍,一般是由技職高中或大專校院邀集企業贊助校方實務教育課程或職業技能訓練計畫。視計畫之性質不同,辦理形式包括訓練課程、兼職工作、研究職務、實習或獎學金等。校方或企業得就此類合作計畫向教育部提出申請經費補助。
經濟部建立產業人才能力鑑定機制( Industry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System, IPAS)以統籌推動專業人才能力鑑定,邀集企業共同依據產業職能基準之能力規格,規劃專業技術與能力程度之檢定與測驗機制。iPAS定位師級專業人才,由經濟部核發證書以建立公信力,標竿企業及產業公協會帶動業界認同,並推動優先面試/聘用獲證者,提供企業另一客觀選才及評核人才能力之工具。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
此頁資訊對您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