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15
國科會第8次委員會議 各部會嶄露數位智慧科技在政府服務、智慧機械產業、文史資料與博物館應用之成效
發稿日期:112年11月15日 前瞻及應用科技處 聯絡人:陳國樑處長 電話:(02)2737-7530 E-mail:glchen33@nstc.gov.tw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於今(15
2023-09-09
導入數位精實管理 朝高階智慧製造邁進
112年8月15日舉辦銓寶工業數位化精實管理示範觀摩,經濟部工業局楊志清副局長(左)、銓寶工業謝樹林董事長(中)、機械公會林奕杰副理事長(右)出席 精實管理的核心理念在於消除浪費,是推動智慧機械與邁向
2023-09-06
臺德攜手升級智慧機械 鏈結全球電動車供應鏈
臺德攜手升級智慧機械 鏈結全球電動車供應鏈 本局與德國經濟辦事處共同合作,於德國時間9月5日下午2點在慕尼黑搭配IAA (IAA, Internationale Automobil-Ausstellu
2023-09-05
第6屆臺捷克經技諮商會議 持續深化經貿合作關係
第6屆臺捷克經技諮商會議今(5)日在臺北召開,由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與捷克貿工部總司長Petr Ocko共同主持,雙方除進行經貿政策對話外,並就貿易、投資及產業合作等深入交流,並將持續強化供應鏈的合作
2023-06-21
智慧雷射加工之優化製程系統 引領次世代機械加工之綠色科技元素
發稿日期:112年6月21日 工程技術研究發展處 聯絡人:郭天舜科長 電話:(02)2737-7285 E-mail:tskuo@nstc.gov.tw 為提升我國製造業產品加工效率與生產品質,協助臺
-
2023-11-15
智慧製造創新加值應用輔導計畫資源說明會-台中場
為了協助我國製造產業加速邁向智慧製造,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積極推動相關輔導資源,以推進產業轉型,將傳統的「精密機械」升華為更具「智慧機械」特質,透過智慧機械和創新增值應用,如AI人工智慧、自主回饋、設備預
2023-11-10
智慧製造創新加值應用輔導計畫資源說明會-台北場
為了協助我國製造產業加速邁向智慧製造,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積極推動相關輔導資源,以推進產業轉型,將傳統的「精密機械」升華為更具「智慧機械」特質,透過智慧機械和創新增值應用,如AI人工智慧、自主回饋、設備預
2023-11-01
(11月1日) 臺灣機械產業與半導體設備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今年在全球高通膨、高利率、戰爭與中國大陸景氣不振下,影響機械與電子設備市場甚鉅,加上國際經貿局勢瞬息萬變,科技日新月異帶動多項新興產業迅速發展,致使產業與貿易間相互影響愈來愈大,貿易衝突與科技戰牽動全
2022-10-25
智慧機械跨領域人才申請說明會(臺北場)
為促進台灣加速邁向亞洲高階智慧製造中心,經濟部工業局針對機械產業推動智慧機械跨領域人才培育方案,連結在地產學能量,讓企業運用政府資源鏈結自身產業需求,發展智慧製造相關技術的育才方案,孕育智慧機械產業跨
2022-08-24
機器人智慧製造商機分享會
來看機器人及智動化如何抗疫提升生產效率、克服缺工的關鍵心法,加速布局2022機器人市場掌握海外商機!! 借鏡業界成功案例,分享企業創新營運模式,提供業者機器人智慧製造發展趨勢及國際貿易最新商情。 報名
我們的優勢
-
完整機械產業群聚
-
臺灣是全球資通訊及半導體
元件、設備主要製造基地 -
製造業機械設備應用市場
-
智慧機械投資園區
政策焦點
- 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為因應物聯網、3D列印、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科技對生活與產業的巨大變革,臺灣於2016年7月推動「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希望能夠將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產業,透過培育相關專業人才、整體產業升級轉型、擴展國際合作與市場商機等措施,進而達到擴大機械產業產值的效益。
- 智慧機械園區:臺中市政府擴大臺中豐洲科技工業區腹地,推動豐洲科技工業園區二期作為「智慧機械園區」,提供傳統產業轉型及推動中科支援性產業發展。目前一期已出售完畢、二期於2021年4月開放申請,區域開發面積達81公頃。
- 智慧製造技術驗證場域:採用100%臺灣製高階機械加工設備,串接國內自研自製之數位化生產系統,發展機械加工應用服務模組,實現9種零組件混線智慧製造生產線。該場域扮演國內智慧製造規劃中心,向業界展示國產化設備工業4.0應用全貌。
- 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2017年2月成立,以「生產管理導入數位化,從工業2.0到工業3.0」、「建立公版聯網服務平台」(PaaS)和「發展各產業應用服務模組」(SaaS)等步驟,逐步協助重點產業導入智慧製造。「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可協助外商參與試驗場域或交流平台,及在臺建立供應鏈與合作夥伴網絡。
租稅措施
- 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20%。
- 企業得於研究發展支出金額15%額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或支出金額10%額度內,分3年抵減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 自國外引進新生產技術或產品,並使用外國營利事業所有之專利權、商標權或各種特許權利,經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專案核准者,其所給付外國事業之權利金免納所得稅。
- 進口臺灣尚未產製之機器設備,可享有免徵進口關稅之優惠。
- 投資智慧機械/5G相關項目:當年度合計新臺幣100萬以上、10億以下者,可採「當年度抵減營所稅為支出金額的5%」或「分三年抵減合計支出金額的3%」二擇一抵減,但抵減額度不可超過當年度應繳納營所稅的30%。適用期間預計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 公司員工取得500萬元總額內之獎酬股票,持股且繼續於公司服務達2年者,得於轉讓時以取得時價或轉讓時價孰低價格課稅。
- 符合條件之外籍特定專業人才,薪資所得超過新臺幣300萬部分之半數免予計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
- 進駐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等,可享進口自用機器設備、原料、燃料、物料及半製品免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 企業以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得列為減除項目,免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研發補助
成功案例
生產及技術面
- 美國Energid公司與臺灣新漢公司合作研發7軸工業機器人,後由新漢子公司創博持續發展與拓展銷售市場。
- 日商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與設備商、系統整合商、研究機構等組成「臺灣e-F@ctory Alliance」,推出解決方案,協助返臺投資臺商與國內外業者解決各種物聯網和智慧化課題,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跨領域產業合作
- 美國量測設備大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與臺灣半導體廠聯發科於2020年1月宣布,未來雙邊將就5G市場商機進行技術合作。透過是德科技5G模擬器解決方案與毫米波技術,聯發科可針對各式創新研發需求建立適切的網絡連結型態,預期將有效提高相關研發測試能量,搶占5G應用商機。
試驗場域合作
- 法商Dassault Systèmes除了已在臺設立研發中心、與友嘉集團結盟搶占智慧工廠商機外,也和桃園與臺中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針對「亞洲‧矽谷」相關議題進行物聯網、新創生態系及創新研發基地等專案進行合作。
人才培訓面合作
- 德國Bosch公司與成功大學合作,在成大設立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培育工業4.0人才。
- 美商Rockwell Automation與臺中逢甲大學簽署產學聯盟合作備忘錄,除了引進智慧設備、設置智慧機械專業課程外,特別設置「企業聯網應用實驗室」作為訓練教室,以及「智慧製造實驗室」作為展示場域,協助臺灣培訓智慧機械中高階人才。2020年,協助臺灣製藥廠導入APM快速建構智慧化系統,為其在臺推動生技製藥創新應用的指標案例。因應智慧製造與低碳趨勢,未來將在臺積極開發半導體業設備預測維護系統、機聯網與重工業節能設備。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事務所
檔案下載
臺灣重點發展產業-智慧機械 (4.9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