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2024-04-30
前言
台灣在生技醫藥與電子及資通訊產業培育了諸多優秀人才,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發布的2024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排名,台灣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超越韓國、日本、荷蘭和法國,完整的醫療照護體系與全民健康保險,傲視全球。此外台灣IC產業總產值,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在後疫情時代,遠距與智慧醫療領域已成為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台灣在臨床與電子及資通訊產業上的優勢,若能有效把握,將有望催化下一個台灣兆元產業。
一、智慧醫療在台灣發展現況
台灣ICT產業的設計製造量能,加上與醫療產業的跨域整合能力,使得台灣發展智慧醫療具極大優勢,預估2024年我國智慧醫療產值上看600億新台幣。目前台灣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可分成以下三類:
- 電子大廠投入建置系統整合方案,例如廣達(QOCA遠距醫療平台)、華碩(AICS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及仁寶(仁寶i照護系統、智復寶等)。電子大廠藉由提供智慧醫療之基礎設備與數據應用解決方案,為我國智慧醫療打下深厚基礎。
- 諸多新創團隊切入臨床需求,如愛因斯坦人工智慧的腦出血輔助判讀系統、雲象科技的骨髓抹片判讀系統、宏碁智醫的VeriSee DR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系統、長佳智能的胸腔x光輔助診斷系統等。這些技術在在顯示出數位科技改變醫療方式的巨大潛力。
- 藉由以大帶小模式,電子大廠與新創AI廠商共同開發以解決臨床需求與問題,例如仁寶電腦偕同兆迪公司,透過演算法模組開發及AI輔助,開發用於心臟血管造影之「AI圈選標註平台」,群環科技公司偕同利像科技公司,共同合作開發「腦部放射治療(AVM腦部動靜脈畸形)臨床診療影像預測評估系統」,經由AI技術演算法,將正常腦組織、腦髓液、病灶血管自動圈選分群,提供放射手術前的效益分析及術後預測,以輔助醫師了解病灶。
二、打造智慧醫院願景
拜全民健保之賜,台灣智慧醫院具有相當基礎,在疫情期間無論是口罩、快篩及疫苗的管理,健保資料庫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不僅為每位公民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還建立了一個高效的電子健康記錄系統。這個系統允許醫生和醫療機構之間共享患者的醫療資料,從而實現了無縫的醫療協作。這種數據共享的模式不僅提高了醫療效率,還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治療結果,且能延伸至全民健康管理,包含診斷、預防及治療,並提供病患客製化服務,從而達成智慧醫院的目標。
台灣的智慧醫院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包含台大、中榮、彰基…等醫院皆有相關場域及建置,結合了先進的科技和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和體驗。以下是台灣智慧醫院的發展現況:
- 數據整合與共享
台灣的智慧醫院利用電子健康記錄系統,使醫生和護士可以隨時查閱患者的病歷、檢查報告和處方,從而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
- 遠端監控和遠距診療
智慧醫院使用遠端監控技術,協助醫生可以遠端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例如心率、血壓和血糖等。這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並提供即時的醫療建議。
遠距診療使患者可以透過視訊會議與醫生進行診療,減少了患者前往醫院的需求,特別是對於長期病患和居家照護對象。
-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
台灣的智慧醫院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醫學影像,輔助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疾病,例如腫瘤和中風。此外大數據分析有助於預測疾病的流行趨勢,改善醫療品質,並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 患者參與和體驗
智慧醫院透過行動應用程式和線上平台,使患者可以隨時預約、查詢醫生、查看檢查報告和處方,提高了患者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總之,台灣的智慧醫院正不斷探索和應用新技術,以改善醫療服務,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三、台灣智慧醫療產業面臨之挑戰
目前台灣整體智慧醫療產業仍有下述三個方向待突破:
- 法規面上仍有相當大的限制,如創新應用數位產品上市的醫材法規、改變醫療模式的遠距醫療法,以及資訊安全領域的相關規範與個資及隱私保護,皆待完善。
- 營運模式與醫療給付的瓶頸:台灣是全民健保體系,95%以上的醫療支出由全民健保負責,新創產品與服務模式的給付機制,還需進一步跨部會討論。
- 全球醫院數位化系統的橋接,國際標準是數位醫療創新科技研發、進軍海外市場的必要條件,台灣目前除國際上醫療資訊系統仍在起始階段,未來應與新一代國際醫療資訊標準(FHIR)接軌,促成數位醫療產業化。
四、結論
全民健保系統的完善、ICT及生技醫藥產業的卓越實力和創新,為台灣智慧醫療的推進提供了強大動力。台灣的智慧醫院結合了先進科技與人性化照護,不僅增進了醫療服務效率,也提升了患者的治療體驗。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新機遇,台灣需進一步創新法規、調整營運模式,並加強國際合作,以確保智慧醫療能夠持續創新發展,繼而在全球智慧醫療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進一步助力台灣成為全球醫療產業的領航者。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醫療器材研發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