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
面積(平方公里) | 1903.6367平方公里 佔全臺灣總面積的5.26% |
|
土地使用情形(工業區%、商業區%、農業區%、住宅區%、其他用地請分述%) | 工業區0.4125%、商業區0.0988%、農業區62.38%、住宅區1.10127% | |
人力素質 | 總人口(人) | 515,320人 |
總人口中男女比例 (男%,女%) |
男52.03%(268,109) 女47.97%(247,211) |
|
失業率(%) | 3.8% | |
就業人口(人,占該縣市總人口%) | 260,000人,50.45% | |
各產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 (一級產產、二級產業、三級產業) |
一級產產23.62% 二級產業33.24% 三級產業43.14% |
|
就業人口教育程度 (大專以上占總就業人口%、高中職占總就業人口%) |
大專以上占總就業人口28.85% 高中職占總就業人口29.87% |
|
就業人口年齡結構 (25-44歲者占總就業人口%、45-65歲者占總就業人口%) |
25-44歲者占總就業人口52.86% (25-44歲者占總就業人口%、45-65歲者占總就業人口%) |
1.綠能高科技產業
2.文化創意產業
3.精密機械產業
4.醫療生技產業
5.觀光休閒產業
發佈日期:10/5/17嘉義縣東倚玉山,西瀕臺灣海峽,南臨臺南縣,北接雲林縣。全縣面積1903.6367平方公里,佔全臺灣總面積的5.35%,全縣人口約538,436 人,行政分區為二市、二鎮、十四鄉。 嘉義縣位於臺灣中南部嘉南平原中心位置,為南北交通運輸要道。高鐵通車後,嘉義到臺北時間約1個半小時,嘉義到高雄約30分鐘,為居住、 就業的好所在。冬季降雨量少,11月平均僅2天,氣候宜人。 北迴歸線橫貫嘉義,產生了不同於其他地域的特殊地理景觀。在北迴歸線通過的陸地中,多半祗形成沙漠或半沙漠,但唯有臺灣,因為季風與氣 流帶來的充足雨水,而使森林能蓬勃生長。典型農業縣、維持台灣本古早味的熱情,且物產富饒,阿里山高山茶馳名國際。
本縣屬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交界,區位亦中亦南,交通便捷。居已然成形的中部產業帶(中科六輕)及南部產業帶(南科高雄市)輻輳,距中科 台中基地60分鐘,南科40分鐘「依95.6行政院財經小組會議:「中科南科未來擴建評估時,嘉義基地具就近管理,與區位適中之優勢」。 嘉 義地區學研資源豐富,共有9所大專校院,在學學生總數近45000人。中正大學、嘉義大學、農試所嘉義分所、中油煉研所、台糖生技廠等研發 能量不容小覷。 上述學研單位之學生及進修推廣服務,亦能支援園區專業領域(機械與電機、生技、工業設計、化學、材料)與服務領域(行銷 與企管)人才需求,亦可提供產業發展技術支援。
學研機構:嘉義大學、中正大學、南華大學、長庚技術學院、吳鳳技術學院、稻江管理學院、台灣體育學院、大同技術學院 觀光資源: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朴子溪流域觀光區、東石漁人碼頭、故宮南院、布袋遊艇港開發區、嘉義農場、嘉曾文水庫風景區 醫療資源:長庚醫院嘉義院區、大林慈濟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聖馬爾定醫院、衛生署嘉義醫院、衛生署朴子醫院、嘉義榮民醫院
嘉義縣交通發展形式以南北向為主,未來為了因應高鐵太保站發展為交通轉運中心,及配合故宮南院、縣治特區的運輸需要,已持續推動高鐵車 站聯外道路、捷運公車BRT系統計畫,東西向延伸至東石等計畫,並陸續完成民雄聯外道路、中埔和睦計畫道路等地區交通順暢計畫。未來幾年 將因應嘉義觀光產業之需要,建構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網路。
交通運輸政策綱要:1‧延伸東西向快速道路至東石。2‧地區性道路功能的定位與改善計畫。3‧建立太保站為東西轉運中心,以BRT系統連接嘉義 市、高鐵、故宮及長庚醫療專用區。4‧結合觀光旅遊服務,發展交通套裝運輸計畫。5‧提升公車客運服務品質,照顧弱勢族群的大眾運輸服務計 畫。6‧台糖鐵道再生推展與推廣自行車使用計畫。
距離(km) | 平均速度(km/hr) | 需時(min) | |||
---|---|---|---|---|---|
高雄 | 小港國際機場 高雄港 | 國道 | 101.1 | 90 | 78 |
快速道路 | 8.13 | 70 | |||
省道 | 3.51 | 50 | |||
高鐵左營站 | 高鐵 | - | - | 32 | |
台中 | 台中清泉崗機場 台中港 | 國道 | 98.7 | 90 | 79 |
快速道路 | 8.13 | 70 | |||
省道 | 6.51 | 50 | |||
高鐵烏日站 | 高鐵 | - | - | 22 | |
桃園 | 桃園國際機場 | 國道 | 220.4 | 90 | 179 |
快速道路 | 8.13 | 70 | |||
省道 | 1.01 | 50 | |||
高鐵青埔站 | 高鐵 | - | - | 60 | |
嘉義水上機場 | 省道 | 19.44 | 50 | 20 | |
高鐵太保站 | 高鐵 | 5.83 | 50 | 7 | |
布袋國內商港 | 縣道 | 16.6 | 50 | 20 | |
麥寮工業港 | 縣道 | 29.16 | 50 | 35 |
北緯23.5度,北回歸線橫行穿過,為嘉義縣帶來獨具的地理特色。2015年12月28日開館營運的故宮南院,以「亞洲藝術文化園區」為定位,同時也帶動 了周邊的軟硬體發展,亦為嘉義打開一扇邁向亞洲、接軌國際的大門;高鐵的設站通行,縮短台灣南北通行的時間,也提升工商運輸的效率。嘉 義縣現已經成功完成各項建設的基礎佈局,「打造嘉義」正在開花結果,未來,嘉義縣將會進入一個「轉型、競爭、提昇」的新階段!
城市的規劃需要遠見,它不僅是預見未來的視野、更是打造優質生活的指南。縣治所在地與高鐵太保站特定區共同架構成的嘉義新都心,便是一 個願景的舞台,目標在創造一個適合交通轉運、商務、居住與文化、休閒的高品質生活空間。未來故宮南院開館、長庚醫療專用區二期開發完 成,及捷運公車計畫完成後,縣治特區將呈現出迷人的都市風格及面貌,與嘉義市共同呈現一個雙核心的都會生活帶。
1‧推動朴子太保東、西門戶,打造故宮後花園計畫。2‧開發鹿草有機農區。3‧充實公共設施,以文化、教育、醫療城市吸引商機進駐。4‧建構產業 通訊環境與基礎設備。5‧推動「國際村」優質示範社區計畫。6‧建立都市設計規範與綠建築審議機制,並開發以太陽能為能源的陽光電城。
嘉義縣為傳統的農業縣,工商業相對其他縣市仍不發達,過去幾年縣府除了致力於農業轉型及帶動觀光產業發展,更努力吸引民間資金投資嘉 義;未來縣府主要朝向四大方向:採用BOT、OT方案鼓勵民間參與政府建設,帶動觀光服務業發展、引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養生產業及生物 科技產業,為了吸引這些產業進駐嘉義,提升地方的人才素質與吸引優質人力移住,是縣政努力的目標。
1‧整備大型公有地與縣境資源,爭取中央型重點建設計畫。2‧推動長期資助文化藝術創作人才的駐縣計畫,參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經驗,對 於願意在嘉義縣的「駐園藝術工作者」,補助駐團相關工作者。3‧鼓勵投資開發養生住宅與研發養生產品。4‧推動多元職業訓練與生涯發展規劃 的輔導計畫。
嘉義的好山好水,是我們的重要資產,也是潛力無限的資源,拼觀光將嘉義從傳統農業縣轉型為觀光服務業大縣,是順著本身體質的再發展,把 我們的優勢由內而外展現出來。四年來,大阿里山區在阿里山風景管理處的大力開發下卓有績效,濱海地區也成立了中央級風景管理處,東石漁 人碼頭、水上北迴歸線太陽館等景點設施陸續完成,嘉義縣的觀光佈局已呈現雛形。未來四年,將在國際行銷、產業輔導、強化各地景點設施等 工作上努力,讓嘉義成為亮眼的觀光大縣。
1‧配合中央持續推動阿里山套裝旅遊路線計畫,發展大阿里山區成為國際觀光旅遊聖地。2‧輔導觀光據點民宿外觀改進與內部設施提昇。3‧迎接 故宮南院到來,厚植文化資源,深化觀光產業。4‧配合雲嘉南風景管理處,打造濱海地區成為生態旅遊的重鎮。5‧發展鰲鼓溼地生態園區與沿海 溼地生態旅遊。6‧輔導各鄉鎮開發具主題性的新興觀光據點,帶動各地產業發展。7‧結合北迴歸線天文廣場,開發北回水上特色觀光環境。8‧打 造便利的旅遊服務資訊系統與提供多樣化的遊憩運輸網 。
嘉義縣地理環境資源及地域空間發展中,就空間機能及產業環境發展而言,依自然環境及產業發展現況由西至東分為漁業、農牧工商、坡地農 業、山林農林業及觀光保育五大部分,如下圖所示。其餘台灣國土及區域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分工整合下嘉義縣展業發展之定位建議如下表所 示:而在城鄉發展方面,受到空間距離與歷史發展影響,以嘉義市及高鐵特定區所在之嘉義縣太保市組成的「單心雙核」之雲嘉嘉都會區發展較 不受台南縣市影響。不只在土地的開發利用與公共建設需求的提出,就土地、人力、法令、治理等五大面向構思可行之配套政策方面與行動策略 外,更加「新思維」、「新觀念」、「新策略」來達成國土策略規劃的目標。
經濟區塊
|
產業內容建議
|
||
---|---|---|---|
嘉
義
縣
|
一級產業
|
二級產業
|
三級產業
|
休閒農業
有機農業
精緻農業
|
精密器械
農業生技
家具
化學材料
綠色能源
|
觀光服務業
農產運銷
優質生活產業
養米照護服務業
|
嘉義縣依循國家上位計畫之指導,目前著重於農業生物科技之開發、精密機械之推動、觀光產業之發展強化等,朝「台灣文化樂活城鄉」之田園都市為主要發展目標。
嘉義縣自西部海域經嘉南平原往東拉升到三千多公尺的玉山,橫跨數個氣候帶、得天獨厚的特殊地理環境,天然資源十分豐富,加上民眾的積極 努力,各種農特產應運而生,尤其是北回歸線經過地區不但植物種類繁多,愛好品茗人士公認『嘉義出好茶、世界第一等』的阿里山高山茶共同 品牌,更代表『嘉義人』以誠摯的心獻給大家最好的產品。
根據專家研究,全世界最好的茶園是位於北回歸線附近約50公里以內山區,因終年雲霧籠罩,十分適合茶葉的生長,『阿里山高山茶』就產於 這個頂級產茶區,並在農友以莊稼漢的本性用心耕耘下,不斷培育出一株株特有果樹與農作物,譜出『奇花異果滿地飄香、高山茶清香甘醇好手 工、米粒顆顆飽滿晶瑩剔透是早晚用心照顧』的美麗詩篇,顯示嘉義縣農特產除了優良的天然環境外,更是農民汲汲營營的辛勤成果,如同南部 驕陽努力的綻放光與熱,讓大家感受到無與倫比的能量。
縣府並於92年開始輔導農民突破原本自產自銷的傳統經營模式,將嘉義縣山區生產的優良茶葉加以整合統一命名為『阿里山高山茶』,經由品 茗專家嚴格評審後才包裝銷售,為『阿里山高山茶』的品質取得一定的水準,比賽茶更貼DNA認證防仿冒標籤,建立共同品牌,除確保消費者的 權益之外,並以實在的做法讓消費者感受到『嘉義人』的誠意。
繼『阿里山高山茶』共同品牌的建立,縣府今年特將嘉義縣優質農特產品彙整付梓,藉由分類為『元氣生活飲』、『戀戀休閒小點』、『快樂廚 房』、『鮮果集貨舖』及『天然保養聖品』等五大單元的『嘉義縣農特產品採購指南』,將本縣豐碩的農業成果融入民眾的生活,並隨書附上採 購資訊,讓大家按圖索驥,享用貨真價實的嘉義縣農特產品。
發佈日期:10/5/17嘉義縣產業環境成熟,學術資源充沛、區域交通網路便捷,產業發展用地完備,觀光資源豐富,醫療資源充足,又結合三個國家風景區、大埔美 與馬稠後工業區、故宮南院等建設,重新規劃新都中心,優良的產業環境及規劃更使嘉義縣有優越的投資環境與條件,投資嘉義縣可拓展無限商機。
嘉義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新開發工業區補助自治條例,對廠商開工生產後五年內補助地價稅50%、房屋稅40%。
本縣為鼓勵縣內中小企業加強創新計畫創新服務研發,協助縣內產業經濟佈局,特於99年訂定嘉義縣政府SBIR作業要點,以加速提升嘉義縣中小 企業之產業競爭力,以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來促進嘉義縣產業發展。
發佈日期:10/5/17
園區名稱 | 性質(綜合性工業區、科技園區、傳統產業園區、創新研發園區..等) | 園區面積、可用土地面積及租售成本、可用廠房面積及租金 | 主要進駐企業及產業 | 園區優勢(含園區優惠) |
---|---|---|---|---|
早期由經濟部開發之工業區(皆已出租售畢) | ||||
民雄工業區 | 綜合性工業區 | 244 (公頃) | 進駐廠商數226家 | - |
頭橋工業區 | 綜合性工業區 | 87(公頃) | 進駐廠商數92家 | - |
朴子工業區 | 綜合性工業區 | 22(公頃) | 進駐廠商數43家 | - |
義竹工業區 | 綜合性工業區 | 16(公頃) | 進駐廠商數20家 | - |
嘉太工業區 | 綜合性工業區 | 60(公頃) | 進駐廠商數88家 | - |
新港工業區 | 綜合性工業區 | 188(公頃) | 進駐廠商數4家 | 由台塑集團完成開發 |
近期由縣府開發之工業區 | ||||
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一期) | 精密機械園區 | 296.86(公頃) | 進駐廠商數88家 | 嘉義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新開發工業區補助自治條例 |
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二期) | 智慧型工業園區 | 86.14(公頃) | 招商中 | 嘉義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新開發工業區補助自治條例 |
馬稠後產業園區 | 高科技產業園區 | 429.98(公頃) | 招商中 | 嘉義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新開發工業區補助自治條例 |
縣府地址:61249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一路東段一號
縣府總機:(05)3620123
單位:嘉義縣政府 經濟發展處 工商發展科
姓名:柯凱譯 科長
TEL:05-3620123分機110
FAX:05-3620156
E-MAIL: coca@mail.cyhg.gov.tw
姓名:曾立凱 科員
TEL:05-3620123分機190
FAX:05-3620156
E-MAIL:lktzeng@mail.cyhg.gov.tw
單位:嘉義縣政府 經濟發展處 開發科
姓名:蘇文傑 科長
TEL:05-3620123分機159
FAX:05-3625891
E-MAIL:wenjie@mail.cyhg.gov.tw
姓名:林政欣
TEL:05-3620123分機130
FAX:05-3625891
E-MAIL:james@mail.cyhg.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