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
面積(平方公里) | 1290.8326 | ||
人 力 素 質 |
1 | 總人口(人) | 679,273人 |
2 | 總人口中男女比例(男%,女%) | 51.75% 48.25% |
|
3 | 失業率(%) | 3.7% | |
4 | 就業人口(人,占該縣市總人口%) | 346,000人 50% |
|
5 | 各產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 (一級產產、二級產業、三級產業) |
19.07% 31.62% 48.68% |
|
6 | 就業人口教育程度 (大專以上占總就業人口%、高中職占總就業人口%) |
33.27% 30.13% |
|
7 | 就業人口年齡結構 (25-44歲者占總就業人口%、45-65歲者占總就業人口%) |
48.43% 38.93% |
已更新至主計總處最新資料 ((編號1~2資料為109年6月、編號3~4資料為105年11月、編號5~7資料為104年12月)
食品製造業
紡織業
石化業
光電業
精緻農業(農業加值產業)
物流產業
生醫產業
太陽能光電業
文創產業
未來雲林將依據各工業區與商圈所串聯之「產創軸、文化軸」帶動整體軸線招商,穩固現有重點產業,加強未來招商重點產業之基本建設。
雲林縣位於嘉南平原的北端,北有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隔;南有北港溪,與嘉義縣相鄰;東為山地,與南投縣接壤;西臨台灣海峽。東西寬50公里,南北長38公里,面積1290.8平方公里,其中90%為平原,10%為山地,平原面積居全國之冠,本縣屬亞熱帶型氣候,年居溫攝氏22.6度,四季宜人,年均雨量1028.9公厘。 雲林縣行政區轄有斗六市、林內鄉、古坑鄉、莿桐鄉、斗南鎮、西螺鎮、虎尾鎮、大埤鄉、二崙鄉、土庫鎮、崙背鄉、褒忠鄉、元長鄉、北港鎮、東勢鄉、水林鄉、麥寮鄉、台西鄉、四湖鄉、口湖鄉等20鄉鎮市,縣治所在地設於斗六市,轄內人口約六十八餘萬人。
雲林縣政的四年政策,以「雲林上場」主軸,提出八大政策,達到五大目標。
提出「經濟、產業、城鄉、教育、婦幼政策及醫療、長照、觀光文化」等等八大政策,以改制麥寮工業港為工商綜合港、建構冷鏈物流加工園區、培養跨域人才、舉辦國際陣頭文化季與傳藝節…等施政政策,達到「為年輕人找頭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找尊嚴、為雲林找出路」五大目標。
因應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影響,台商積極回流及擴廠,在臺灣尋覓產業用地孔急,雲林科技工業區成為廠商的優先選擇,在2020年工業用地成交量達46億元,在全國工業區土地成交量中名列前茅(工業區土地成交排名第五名);在雲林縣的投資環境已具備優良的基礎建設,在用水方面湖山水庫儲水量達5,347萬噸及集集攔河堰供水量達19.36萬噸;用電方面有麥寮汽電公司裝置容量達1.8GW,及縣內總再生能源目前設置容量亦達2.06GW,對於國際大廠規劃使用100%再生能源為政策的目標下,均具有企業設廠的吸引力。
雲林縣交通以陸上交通為主,東西向主要有雲林離島工業區5條聯外道路,及連結台西、古坑之間的東西快速道路;南北向則有縱貫鐵路、中山高速公路、第二高速公路、西濱快速道路、省道17、台19、台1、台3;高速鐵路在虎尾設站,以虎尾站為全縣中心點,往台北只要50分鐘,至高雄只要40分鐘,成為南來北往工商樞紐。縱貫鐵路於雲林縣境內設有斗南、斗六、林內等站。國道1號高速公路於雲林縣境內設有斗南、虎尾(配合高鐵特定區聯外道路建設計畫新闢斗六聯絡道路)及西螺等3處交流道,往北連接彰化、台中地區,往南可至嘉義、台南。國道3號高速公路於雲林縣境內設有古坑及斗六等2處交流道,往北連接彰化、南投、台中地區,往南可至嘉義、台南。
雲林縣麥寮工業專用港已開始營運並於97年底列為直航港,航道於中潮位時水深達24公尺,係全台最深港,距大陸僅196公里,可供26萬噸級之船舶進出,不但將成為台灣最深之港口,同時也是第一座BOT由民間投資開發興建之工業專用港,年貨物吞吐量第一期可達6,000萬公噸,港域面積476公頃。目前共有20席專用碼頭,預計再興建10席公用碼頭,並積極爭取規劃改制為工商綜合港,使台灣能掌握大陸市場及擁有全球化的資源,與世界接軌。
雲林縣麥寮電廠目前共有3套發電機組,裝置容量達1.8GW,佔台電總發電裝置容量十分之一以上,不但足以供應雲林縣日益擴展的工業需求,對解決國內電力供應不足的困境也有幫助;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秉持維護農漁發展、保障農漁民權益及尊重當地生態環境之條件下推動,除了確保能源供應充足外,同時期望能在土地資源有限條件下,引進綠能產業以外工業,朝向產業發展,創造地方繁榮,兼顧國土計畫、觀光發展、環境保護、地方民意,期能發揮地盡其利,促進產業升級,共同創造更多的加值效益,目前雲林縣總再生能源設置量達2.06GW。
雲林縣89年完工的「集集共同引水工程」是全台首貫的攔河堰工程,供應雲林縣和彰化縣農業用水每年24億噸。此外,為提高集集堰枯水期的供水穩定度,斥資256億開發之湖山水庫也於105年4月2日啟用,與集集攔河堰共同調節水源,於豐水期自集集攔河堰引水,枯水期時則運用湖山水庫之蓄水,與集集堰聯合運轉,為提供雲林縣民生用水、農業灌溉及養殖漁業用水,以減緩抽取地下水所造成地層下陷及地下水中「砷」汙染的問題,提高用水品質。依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之預估,足以滿足雲林地區之用水需求。
雲林縣府配合行政院推動「M台灣計畫」,因應第三次IT革命將個人電腦、Internet和行動通訊結合所形成的「服務無所不在的網路」(Ubiquitous Network),提昇政府、企業、家庭到個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運用任何設備都可連網,隨時隨地取得資訊,藉此提昇工作效率、增進生活便利。另外
,「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條例」施行截止日期為98年12月31日,雲林縣府依據各項評估原則,規劃自95年度至98年度的四年建設期程,俾使雲林縣通訊基礎設施完備。 在網路建設方面,NCC依據監理法規,不斷促進固網基礎設施增建。近年持續推動各綜合網路及市內網路業者新世代網路(NGN)建置,國內傳輸頻寬的光纜芯公里數及國際連外總頻寬,也分別以每年8.9%及30%以上的成長率大幅擴增,期使固網業者改用新世代網路(NGN)、加速鋪設光纖電路,滿足用戶對高速網路的需求,讓有線寬頻服務為國人營造無限廣闊的便捷連網環境。
發佈日期:12/15/21一、改制雲林國際商港,翻轉產業結構,帶動經濟發展
爭取麥寮工業港改制為「雲林國際商港」,藉由港口轉型,調整產業結構,帶動本縣農工商漁相關產業全面發展,改變雲林長期經濟發展困境。
二、自力開發工業區,創造人才需求,增加青年返鄉意願
雲林縣沒有自主開發產業園區的縣市,加上縣內產業發展不均的狀況,造成人口嚴重外移與老化,青年留鄉發展意願不高,且縣民平均所得偏低。為求翻轉此一困境,未來縣府將自力開發產業園區,以工商業帶動產業轉型。在有限資源中積極因應,讓雲林縣脫胎換骨。
三、積極招商引資,擬定振興經濟獎勵投資自治條例
擬定本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自治條例,提供租稅減免、協助取得建廠用地等誘因,積極招商引資。
四、解編未有效利用之土地,以利相關產業發展
配合國土計劃分區劃定,盤點都市計畫區內工業區用地,將管制多年未有效利用之土地解編,以利相關產業建設發展。
五、建立創客基地,培養跨域人才,提升青年職業能力
培養青年創新實踐能力,於創客基地提供機具設備與實作,運用專業師資與社群交流,並結合創意實作之工作坊,及創新思考、創業經驗趨勢等主題講座,藉由不同活動與課程之引導,培養跨域人才,提升職業能力。
六、打造虎尾高鐵特定區產業動能驅動引擎
結合雲科大、虎科大、環球科大等三所大學之專業優勢,規劃雲林精密產業園區廊道,以高鐵基地為雲林縣產業研發樞紐,作為產業動能驅動引擎,推動創新科技跨域整合,創造區域優勢產業,以吸收返鄉青年就業。
七、成立青年創業基金,鼓勵返鄉創業
為幫助青年圓夢,由縣政府成立青年創業基金,協助青年創業貸款信用保證。讓有創意、有夢想、有想法的年輕人可以順利爭取金融機構融資,取得最便捷、低利率的貸款專案,活絡地方經濟及促進產業發展,讓青年安心創業拚出一片天,讓縣政府給青年人做靠山。
八、建構無人機產業培訓基地,開創農工無限商機
隨著無人機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具有強盛的市場需求和廣大的發展前景,整合本縣產業與學術優勢,成立無人機運用與人才培訓基地,將無人機產業從設計、研發、製造等技術領域延伸到操作培訓等領域,進而觸及生產、生活等更廣更深的層面,形成一條新的產業鏈。
本縣向來以農立縣,農業人口佔全縣49.7%,農業產值已於民國108年達792億居全國第一,計多達20餘種農產品產量和產值掄元全國。另外本縣服務業偏重於批發零售餐飲服務,其中批發業多來自米糧、農畜水產、蔬果和食品雜貨等,明顯仍以農業為主。
台灣小農比例佔全國農牧戶的92%,雲林更為突顯,平均耕種面積不及一公頃,但卻是目前社會安定的根基。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臨全球化競爭,對於本縣既有傳統產業衝擊大,例如進口廉價商品傾銷問題嚴重,以大陸地區進口商品最甚尤甚。是故,本府努力拓展國外市場,於98年度首度前往韓國首爾、105年度參加日本東京國際食品展,行銷本縣之農特產品,成果豐碩;除此,農產業者在本府之輔導下積極通過各項國內、國際認證,取得品牌認證及與國際接軌之機會,例如:大同醬油通過回教食品認證、西螺醬油搶進日本…等。
1990年代六輕開發後,工業產值大幅超前,近來本縣持續爭取擴大中科和工業區招商,使整體工業產值逐步躍升,但麥寮港雖為兩岸十一個直航港之一,卻定位為工業專用港,因此雲林縣的農產品須由高雄港進出口。現階段本府致力提升雲林離島工業區麥寮港定位與營運層級,積極向中央單位爭取轉型為工商綜合港,提升麥寮港為工商綜合港,善用兩岸直航發展契機,支援與提升本縣在地經濟發展的全球競爭力,同時達到招商之效果,進一步帶動台灣各產業發展。
食品製造業占全縣總廠商家數30%,主要分部於斗六市、西螺鎮、斗南鎮及北港鎮等。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生產總額於5千億元居全國首位,主因為六輕之量產。
化學材料製造業之生產總額居各縣市第2位,其中以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為大宗,居全國該業之冠,主要以麥寮鄉及斗六市為生產重鎮。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生產總額居各縣市第2位,主要以斗六市為生產重鎮。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居國內重要生產地位,生產總額居各縣市第4位,以斗南鎮為最大產地。
產業之發展,不應只偏重於農工商,本府對文化產業亦用心經營。本縣寺廟數量近九百多座,為全國之冠,寺廟民俗基於農業社會對天與土地之崇敬,「神明」成為雲林人生命寄託,而「祭祀」也成為雲林集體文化行為。而本縣文化美學為透過寺廟空間所衍伸之各種展演藝術,包括:(1)以寺廟祭祀行為作為創作根源的傳統藝術,如陣頭、藝閣、(2)花鼓陣在演出形式重組後開展出新的藝術可能,如布袋戲、武術文化。另外,本府亦透過各鄉鎮地方文化館結合在地文化資源,致力提升生活品質及彼此間的良性交流與互動,讓鄉鎮民眾享有豐富的文化生活與優質的特色環境。
縣府為增加產業用地,目前積極開發產業園區,如古坑產業加值園區71公頃、北港水林產業加值園區83公頃、斗南交流道特定區415公頃及褒忠農業機械科技園區270公頃等產業用地;另外斗南鎮小東市地重劃區也預計約110年10月份可釋出約32公頃的產業用地。
除農業規劃外,雲林縣政府整體規劃工業發展,積極開發新闢工業區。近年來,雲林縣在兼顧環保與安全的條件下,積極引進高科技、石化、能源等產業,奠定台灣基礎工業的基礎,並持續引進半導體、精密機械、光電、電腦及週邊設備、通訊、資訊、航太及製藥、生技等以注重研發及技術為主的產業。
雲林固有特色之發展,亦是招商重點,雲林縣政府致力推動地方型SBIR計畫,深度輔導地方產業之轉型,且雲林縣八大觀光工廠、九大商圈主題性活動皆吸引人潮、錢潮及工作潮。同時將休閒農業提昇為地方產業,積極發展精緻的綠色觀光,帶領農業衝破傳統藩籬,賦予全新面貌。
觀光工廠名稱 | 介紹 | 電話 | 地址 | 營業時間 (依各家公告為準) |
門票 |
---|---|---|---|---|---|
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 (國際亮點觀光工廠) |
祥圃集團建構豬肉產業六級化垂直整合工程,其中在雲林大埤設置的「良作工場」豬肉分切廠與肉品加工廠,建造「農業文創館」以豬肉農食鏈為主題,深入淺出地介紹「好豬方程式=好的育種+好的飼養環境+好的飼料營養品」,期望藉由精緻農業向消費者推廣食農教育。 | 05-5529586 | 雲林縣大埤鄉豐田路57號 | 文創館10:00-17:00(16:30最後入場) 垂直食肆餐廳11:00-15:00 星期一、星期二休館 |
購票 入館 |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 (優良觀光工廠) |
與隆毛巾觀光工廠成立於2008年,是全台唯一獲得經濟部認證的毛巾觀光工廠,也是目前全球擁有最多造型蛋糕毛巾系列專利和品項的業者,主要園區達1,300坪,展示了60年以上歷史的毛巾紡織機,遊客除了透過大型櫥窗及專業導覧解說來瞭解毛巾的製造過程外,亦能學習選擇一條健康毛巾的相關知識。 | 05-6226008 | 雲林縣虎尾鎮埒內里84-1號 | 08:00-18:00 全年無休 |
免費 參觀 (團體需購票入廠) |
塔吉特千層蛋糕大使館 | 為了將這幸福的滋味帶回故鄉,這使命感讓公爵不畏艱難,三次赴日學習,終於在2008年創立 「Touch your heart」-塔吉特這個品牌。更打造塔吉特千層蛋糕大使館,鐵灰色建築搭配明亮橘黃色窗框,沒有太多華麗裝飾,平凡幸福的滋味是公爵想分享給貴賓們的美好回憶,並將這份幸福延續下去! | 05-5574516 | 雲林縣斗六市榴中里工業路118號 | 09:30-17:30(17:00最後入場) 每月第二週、第四週的星期一休館 |
購票 入館 |
朝露魚舖觀光工廠 | 朝露魚舖是全國第一家通過經濟部評鑑的冷凍水產加工觀光工廠,水產加工全程在18℃以下的無塵室,並連續8年通過CAS驗證優級評鑑,環境等級媲美六星級,帶來最新鮮安全的水產食品。搭配「魚歌亭」下午茶,是您會議、包場、聚餐、聯誼的最佳選擇。 | 觀光工廠05-5575989#122 | 雲林縣斗六市斗工六路6號 | 觀光工廠08:00-17:00 魚歌亭08:30-17:00 全年無休 |
免費 參觀 |
大同醬油黑金釀造館 | 大同醬油創立於1911年,早期創辦人在鄉下賣肉圓,由於自行生產調配的黑豆甕釀醬油味香甘醇,因此醬油反客為主成為銷售主力,可說是現今大同醬油輝煌歷史的起點。館內除了提供醬油相關文化與文物介紹,更讓遊客能實地參觀製油製程、動手DIY,體驗製作醬油的樂趣。期許未來秉持傳統,持續創新研發,帶給消費者代代相傳、滴滴回甘的感動。 | 05-5576899 | 雲林縣斗六市斗工二路39號 | 08:30-17:30 全年無休 |
免費 參觀 |
福祿壽觀光酒廠 | 1965年新興食品企業公司創立,為福祿壽酒廠前身。1998年正式轉型開始酒類研發,2002年取得民營酒廠執照,主要以白酒專業生產製造聞名,另為朝觀光業發展,福祿壽酒博物館於2008年取得經濟部認證的觀光工廠資格,成為台灣島內首家民營觀光酒廠。 酒後不開車 安全有保障 |
05-5823106 | 雲林縣古坑鄉中山路11號 | 09:00-17:30 全年無休 ※防疫期間,109年5月至109年6月,星期二休館,109年7月恢復正常 |
免費 參觀 |
源順芝麻觀光油廠 | 清朝末年,吳氏祖先在土庫經營麵粉生意,即是用「源順」二字為招牌,到了1967年,吳武雄先生成立源順製油廠,從事製造專業級食用油,並逐年設置北中南等四個行銷分處,開發客戶,銷售點遍及全省各地。 | 05-6622574 | 雲林縣土庫鎮成功路1-62號 | 09:30-17:30 全年無休 |
免費 參觀 |
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 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是全台第一個以台灣鯛為主題的觀光工廠,6大主題區包含「鮮魚百變舖」、「好滋味廚藝室」、「好滋味品嘗室」、「台灣鯛創意樂園」、「膠原蛋白美麗方程式」與「好鱻奇餐廳」,戶外還有魚生態區,讓大家在輕鬆休閒的過程中,瞭解台灣的國寶-台灣鯛。 | 05-7993996 | 雲林縣口湖鄉崙東村民生路1-88號 | 觀光工廠09:00-17:00 好鱻奇餐廳09:00-17:00 星期二休館 ※防疫期間,109年3月起園區暫不開放參觀 |
購票 入園 |
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 丸莊醬油創立於1909年,是西螺地區最歷久不衰的醬油品牌之一。創始人莊清臨先生利用傳統發酵技術,結合西螺獨特的水質與氣候,釀造出口感甘醇的純釀造黑豆蔭油,莫定了丸莊醬油的雄厚基礎,一直以來堅持「健康、自然、美味」,深獲消費者的肯定與愛用。 | 05-5863666 |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25號 | 08:00-20:00 全年無休 |
免費 參觀 |
雅聞峇里海岸觀光工廠 | 位於斗六石榴班百年火車站附近,集舒壓、藝術、美學、購物於一起的雅聞峇里海岸園區,是國內最大的南洋風情景觀區,擁有大規模的茅草屋群、中東海棗、迎賓瀑布、鏡面水池、3D美式塗鴉牆及明媚的海岸沙灘風景,讓您彷彿置身異國天堂。 | 05-5511585 | 雲林縣斗六市中興路333號 | 08:30-17:00 | 免費 參觀 |
園區簡介:本工業區位於雲林縣西海岸,北起濁水溪南岸,南迄牛挑灣大排水北岸約五公里處,涵蓋雲林縣麥寮、台西、口湖及四湖等鄉鎮外海淺海地區,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3~4公里,園區總面積17,203公頃,填造地面積為11,562公頃,規劃為麥寮、新興、台西及四湖等區暨麥寮、四湖工業專用港。
引進產業:除六輕及六輕擴大計畫外,尚包括:電力、煉油、煉鋼、石化科技工業、相關中、下游產業、肥料製造、綜合性工業、工業住宅等。
園區簡介:雲林科技工業區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北側約4公里之三處台糖農場,基地總面積約590公頃,由西向東分別為大北勢區、竹圍子區與石榴班區。大北勢區西北側鄰虎尾溪,南側有雲林溪穿越,總面積約243公頃,產業用地約136.97公頃。
引進產業: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化學製品製造業與化學材料製造業等製造業為主。
園區簡介:竹圍子區南側鄰虎尾溪,全區面積約269.03公頃,產業用地約148.75公頃。
引進產業:以金屬製品製造業、橡膠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與化學製品製造業等製造業為主。
園區簡介:石榴班區距離斗六都市計畫區約2公里,週邊道路系統沿台一、台三號省道及地方生活圈道路,開發面積共計79.24公頃,產業用地約47.55公頃。
引進產業:以食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與其他製造業等製造業為主。
園區簡介:斗六工業區位於雲林縣斗六市東郊石榴班地區,面臨台三線省公路,緊鄰第二高速公路,總面積約203公頃,可供建廠用地約136公頃。
引進產業:以食品、金屬、紡織、塑膠為大宗之綜合型工業區,區內並有4家觀光工廠。
園區簡介:豐田工業區位於雲林縣大埤鄉,民國六十三年八月開發完成,由經濟部工業局、榮工處與雲林縣政府合作開發,開發面積約39.7560公頃,可供建廠用地約35.08公頃。
引進產業:以塑膠製品製造業、食品製造業與金屬製品製造業為主之綜合型工業區。
園區簡介:元長工業區位於雲林縣元長鄉,至民國六十三年九月開發完成,由經濟部工業局、中華工程公司與雲林縣政府合作開發,開發面積約16.1510公頃,可供建廠用地約14.3648公頃。
引進產業:以食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與金屬製品製造業為主之綜合型工業區。
園區簡介:虎尾園區位於雲林縣虎尾鎮西北,面積96公頃,東側緊臨高鐵雲林站特定區,可由國道1號道路經斗六交流道到達園區,位處台南與台中二園區之中心點,可作為該兩園區聯繫之重要地。
引進產業:光電、生物科技產業。
發佈日期:12/15/21
雲林縣斗南鎮小東市地重劃案
公告類別 |
通用 |
投資項目概述 |
本市地重劃區坐落於雲林縣斗南鎮國道一號高速公路斗南交流道附近,位處斗南交流道東南側(離匝道出入口約3至5分鐘路程),開發面積為45.6832公頃。範圍涵及部分西岐段土地與小東段土地;北起大業路,南至石牛溪,東為台一線延平路一段,西以斗南鎮大同路為界,不含大同路。該重劃區依平均地權條例第56條及市地重劃實施辦法第14條規定進行開發,以吸引投資廠商進駐、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當地未來整體發展。 |
投資方式 |
|
招商對象及限制 |
|
金額規模 |
|
主辦機關聯絡窗口 |
本案窗口:
|
預計招商日期 |
110年8月28日辦理小東市地重劃區,地主與有意願投資人的媒合作業會 |
相關附件檔案 |